童年记忆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无论幸与不幸,童年的记忆总能编织我们生活的梦,为我们简单的时光点缀些许色彩。
虽然我们陪伴不了孩子的一生,但我们都希望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吃,是孩子“天”大的事!
美食是一种享受生活的方式。
民以食为天。在如今丰衣足食的年代,孩子的“吃”仍然是一件“天”大的事,但吃得过饱与穿得过暖一样,却成了育儿的两大误区。
明代医书《万密斋》有句话:“若要小儿安,三分饥和寒。”意思是说要确保小儿平安健康,就不能给孩子吃得太饱、穿得太暖。吃饭吃七分饱,穿衣穿七分暖就可以了。
七分饱是让胃正常消化的饱度
七分饱,孩子不会感觉饿,也不会给脾胃增加负担。特别是晚上,更不可过饱。因为不仅孩子的肠胃晚上需要休息,而且事关孩子的生长发育,特别是身高发育。
孩子在血糖较低的时候会加快对脑垂体激素的排泄,从而促进孩子骨骼的发展。如果睡前孩子经常吃得太多,血糖就会处于较高的状态,就会影响激素的排泄,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身高发育。
望闻切诊帮您判断孩子吃得够不够
望舌苔。早上起来看看孩子的舌苔,消化不良的舌苔一般都会变得厚白。
闻口气。早上起来闻闻孩子的口气有没有异味。消化不好,就会产生难闻的酸腐味儿。
观睡眠。观察孩子的睡眠是否安稳,会不会翻来覆去难以入眠,或睡得很不安稳,甚至夜啼。
看大便。看孩子每天是否有正常的大便,大便的性状和味道是否正常。
摸掌心。摸摸孩子掌心的温度,积食的孩子住往容易手心发热,甚至出汗,而手背不热。
通过这几个方面来判断孩子的消化情况。消化不好的时候,不能一味地定时定量。
育儿不容易,我们更懂你!
1寒热体质辨起来
孩子之间存在个体体质差异,孩子的体质总体分为两个大类——平和体质和偏颇体质。
平和体质的孩子面色润泽,耐受寒热不易得病,夜寐安好,食欲、大便正常。
偏颇体质又可以分为热体(偏心肝有余)和寒体(偏肺脾不足)两大类。
偏热体质的孩子常常有面色偏红,烦躁易哭,睡眠很不安稳,夜间多汗,大便干结等一派“热”象。
偏寒体质的孩子则面色偏白,胃口不好,不耐寒凉,容易得病,稍一活动就出汗,大便经常是烂的,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寒“象。
2美食药膳吃起来
根据”药食同源“的理论,可以利用食物的性味和功效调整孩子偏颇状态。
如偏热体质的孩子,建议家长用绿豆、莲藕、马蹄、百合等甘凉滋润之品煮汤喂服,或用上述食物煮粥喂服。
如偏寒体质的孩子则可用白扁豆、薏米仁、莲子、红枣等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食物煮汤或煮粥喂服,少吃生冷食物。
3开胃香囊戴起来
将白芷、沉香、檀香、丁香、冰片、山奈、藿香、佩兰等药物粉碎成1000目药粉,制成醒胃保健肚兜或香囊袋剂。随身佩戴在胸腹部,每月更换一次药芯,该处方因有芳香醒脾,通窍辟秽的功效故可用于小儿厌食证。
4小儿推拿学起来
小儿推拿是根据小儿的体质而设计的有助于小儿生长发育和保健的方法。一般用于12岁以下儿童,6岁以下效果好,特别是3岁以下的孩子。操作前可用滑石粉或优质小儿爽身粉以润滑皮肤。
五经的补泻方法:心肝经的清法,即平补平泻,来回推;心肝经的泻法,由指根向指尖推;肺脾肾经常用补法,往向心方向推。
【补脾经】
位置:拇指外侧缘。
操作:将小儿拇指屈曲,往向心方向推。
【清(泻)肝经】
位置:在食指掌面。
操作:食指伸直,清法来回推;泻法由指根向指尖直推。
【清(泻)心经】
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中指伸直,清法来回推,泻法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
【补肺经】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
【补肾经】
位置:小指掌面。
操作: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
【揉板门】
位置:掌侧大鱼际平面。
操作:用拇指端左揉。
【捏脊】
位置:后背正中线,自尾骶部到颈部大椎穴。
操作:用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指腹对合,挟持肌肤,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前。然后食指、中指向后捻动,拇指向前推动,边捏边向项枕部推移。在捏脊的过程中,用力拎起肌肤,称为“提法”。每捏3次提一下,称“捏三提一法”。
【清天河水】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线,自腕至肘成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部。
【推三关】
位置:前臂阳面靠大拇指那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食指、中指指面自腕推向肘。
【清小肠】
位置:小指尺侧边缘,自指端到指根成一直线。
操作: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
辨体推拿促健康
【平和体质操作】
每日捏脊3遍
补脾经200次
清肝经、清心经各100次
补肺经、补肾经各200次
揉板门150次
【偏热体质操作】
泻肝经、泻心经各200次
补脾经、补肺经、补肾经各100次
清天河水200次
清小肠200次
【偏寒体质操作】
补脾经、补肺经、补肾经各300次
捏脊3~5遍
推三关100次
揉板门150次
【参考文献】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中医药科普大讲堂[M].浙江: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48~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