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民众对中医、中医知识、养生保健的需求是空前的高涨,学习中医对自己自我评估、自我调养者也日益增多,饭后茶余偶尔聊聊,发现懂得中医的人还真不少。人们话聊中涉及的病证往往有虚有实,实的说得最多的是什么湿热之类,而言及虚者则多是肾虚、脾虚之类。很多人会自己选择一些中成药进行自疗,肾气丸应该是其中用得比较多的一种。
01肾气丸是张仲景的功绩
在汉代出现了一个著名的医家,他叫张仲景,后人崇其为“医圣”。他老人家留下了两本珍贵的著作,一本叫《伤寒论》,一本叫《金匮要略》,都列入了中医的“四大经典”。他确实厉害,“四大经典”四部书他独占一半,“牛”极了。在《金匮要略》里他老人家传下来很多名方,其中一张就是“肾气丸”。当然后世中也有人发明了同名的“肾气丸”,但张仲景的“肾气丸”是最有名的了,一般而言“肾气丸”就是“金匮”里的“肾气丸”,所以也有叫“金匮肾气丸”的,它只有八味药,故也有叫“八味丸”的。“肾气丸”还有很多的别名:崔氏八味丸、附子八味丸、八味肾气丸、八味地黄丸、桂附八味丸、桂附地黄丸等等。所谓的八味药就是干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炮附子,“肾气丸”就是用这八味药按一定的比例做成的,其主要作用是温补肾阳,可以治疗肾阳不足所致的腰酸腿软,下半身常有冷感,少腹拘急或少腹不仁,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脉虚弱,以及脚气、痰饮、消渴、转胞等症;而近代也有用它来治疗慢性肾炎、糖尿病以及性神经衰弱而有肾阳不足临床表现者。可见“肾气丸”是补肾的,但不只是补肾,还可以治疗中医所谓的“肾阳不足”所致的诸多疾病。
02《济生方》中生出了“肾气丸”的新宝宝
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对后世医家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同样“肾气丸”在后世医家中也得到了创造性的应用和发挥。在宋代,医家严用和据其多年心得,结合临床实际、广采古人可用之方,兼收已验之效方,在宋宝佑元年(1253),写成了一本很实用的医学著作,那就是《济生方》,也叫《严氏济生方》。严用和为张仲景的“肾气丸”增添了两个新宝宝,一个叫“《济生》肾气丸”,另一个叫“十补丸”。“《济生》肾气丸”在“肾气丸”八味药的基础上加了牛膝、车前子两味药,用于温补肾阳、利水消肿。“十补丸”是在“肾气丸”的基础上加了鹿茸、五味子,用于肾气不足所致的面色黧黑、足冷、足肿、耳鸣耳聋、肢体羸瘦、足膝软弱、小便不利、腰脊疼痛等病证。肾气丸不只一个,而是一个“家族”。
03钱乙以后“肾气丸”有了另一面的更多子孙
宋代出了很多著名的医家,钱乙(字仲阳)就是其中的一个。钱乙生活在北宋仁宗至徽宗年间(约公元1032-1117年),他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儿科医家,被后世医家尊为“儿科鼻祖”。钱乙当初先以《颅囟方》而成名,行医儿科,曾治愈皇亲国戚的小儿疾病,声誉卓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被授予“翰林医学士”。他的学生记录了其临床经验,传下了《小儿药证直诀》一书。钱乙将张仲景的“肾气丸”八味药减去两味(桂枝、附子),形成了一个新的名方,它就是与“肾气丸”同样出名的“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用于小儿肝肾阴虚不足之证,后世则常用于治疗肾阴不足、虚火上炎、腰酸梦遗等证。钱乙之后,《医宗金鉴》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知母、黄柏,创“知柏地黄丸”,用于治疗阴虚火旺所致的骨蒸劳热、虚烦盗汗、腰脊酸痛、遗精等证。《医宗己任编》以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创“都气丸”,用于治疗肾阴虚气喘、呃逆之证。《医级》则一创“麦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加麦冬、五味子)用于治疗肺肾阴虚,咳嗽喘逆,潮热盗汗;二创“杞菊地黄丸” ( 六味地黄丸加枸杞子、菊花)用于治疗肝肾阴虚而致的两眼昏花,视物不明,或眼睛干涩,迎风流泪等证。
八味地黄丸主治肾阳不足;六味地黄丸主治肾阴不足。两者都是补肾的药,因为药物组成有两味药之差,所以其主治功效也有补阴、补阳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