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多种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针对呼吸道病毒感染发病迅速、传播广泛、传染性强等特点,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组织感染病分会特别编制出版了《如何应对呼吸道病毒感染:居家自我康复中医手册》,面向普通群众科普如何居家防治呼吸道病毒感染。书籍开篇“前言”追溯了古代历史上“中医对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认识”,特此转载,以飨读者。
呼吸道病毒 (如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等) 感染所致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发病迅速、传播广泛、传染性极强、症状相似的流行病学特点,当属中医“疫病”或“瘟疫”范畴。邪气通过人体的肌表或口鼻入侵,首先犯肺,引起恶寒发热、全身酸痛、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中医对于疫病的认识是动态的、发展的,较早且比较系统的认知可以追溯至东汉时期。
“医圣” 张仲景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兵荒马乱,百姓为了逃避战乱而流离失所,加上数次疫病大流行,一度造成了十室九空的空前惨状。面对瘟疫的肆虐,当时的医家张仲景长期行医,潜心研究,救百姓于水火。在与疾病近距离接触的实践中,他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并在数十年艰苦奋斗后,最终写下了名为 《伤寒杂病论》 的不朽名著。他在 《伤寒杂病论》 序文中写道:“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这不仅印证了当时瘟疫的严重,也可以看出他将汉末的瘟疫统称为“伤寒”。在此基础上,后世医家纷纷将书中所论述的六经辨证体系及记载的方剂用于临床治疗,为防治瘟疫提供了有益借鉴。
“温疫学派”鼻祖 吴又可
一千多年后的明末,又一场瘟疫大流行在南北直隶、山东、浙江等地蔓延开来,据 《吴江县志》 载:“一巷百余家,无一家仅免;一门数十口,无一口仅存。”当时医家普遍沿用旧法,但收效甚微。明末医家吴又可目睹当时的惨况,深有感触地说:“守古法不合今病……医者彷徨无措,病者日近危笃,病愈急,投药愈乱。不死于病,乃死于医……”他潜心研究,撰写了 《温疫论》,基于毕生的治疗瘟疫的经验和体会,大胆地提出“疠气”理论:瘟疫不是一般的外感热病,而是由“疠气”导致的,并提出了一整套“祛邪达原”的理论,在临床实践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温病四大家”之一 叶天士
到了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全面吸收前人的理论精华与经验,在六经辨证学说和“疠气”学说的启发下,结合平生治疗温病的丰富经验,开创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体系,并阐明了温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和伤寒的区别,丰富了外感热病的辨证内容。其所著 《温热论》 中描述的“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是中医对传染病侵袭人体过程的理解,即邪气通过口鼻进入人体,最先累及肺脏,如果在这时不能及时阻断疾病,那么疫病将累及心包。这句话指出了疫病的感染途径和病位所在,医者可以根据不同部位、不同症状给出不同方药,争取从各个病位阻断邪气深入,驱邪外出。
张仲景、吴又可、叶天士的故事和所著典籍虽是中国抗击疫病历史中的沧海一粟,但也足以让我们感受到先贤们的智慧。前人勇于探索,勤于思辨,使得中医在防治疫病上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以中药材为原料、中医理论为指导的中成药应运而生,丰富了治疗手段。如今,医者仍然可以以症状为靶、以中医思维为箭,合理使用中成药,见招拆招。相信历经了数千年实践检验的中医,在“现代瘟疫”面前,也一定能发挥出其独特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