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our Home

精诚勤和 护佑健康

糖人看过来|融合中西医学之力,共塑光明未来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门诊部 http://www.zjxhzy.com 2024-01-19 09:20 出处:浙江省中医药学会门诊部 编辑:@Jammly
糖尿病是一种影响全身器官和功能的慢性疾病,其中对眼睛的影响尤为突出。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2.8%,糖尿病患者超过1.4亿,并且这个数据仍在逐渐增加。

糖尿病是一种影响全身器官和功能的慢性疾病,其中对眼睛的影响尤为突出。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2.8%,糖尿病患者超过1.4亿,并且这个数据仍在逐渐增加。

长期的糖尿病可能导致视网膜病变、白内障、青光眼等一系列眼部问题,不仅影响视力,严重时还可能导致失明。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密切关注眼睛的健康状况。

 

 

张先生,一位长期糖尿病患者,视力逐渐下降。经过眼科检查,他被诊断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了解到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后,他决定采用这种治疗方法。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首先对张先生的病情进行了详细评估。尽管他的血糖控制良好,但视网膜病变已发展到一定程度。为此,医生为他定制了降糖方案,并辅以中药调理和针灸治疗。这种治疗方式不仅稳定了血糖,也进一步改善身体状况、缓解眼部不适。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调理,张先生的视力明显改善,生活质量也得到提高。

其实,中西医结合治疗眼病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且也取得了积极效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眼疾是将现代科学技术引入到中医眼科辩证的范畴中来,不仅丰富了传统中医的辩证依据,也提高了临床疗效。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门诊部中医眼科的钟良玉主任,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眼疾方面具有极其丰富的经验。她说中西医结合治疗眼疾的优势极多,并且也列举了自己日常坐诊过程中遇到的诸多案例。

 

01中医诊断方法与现代检测技术相融合,诊断更精确

传统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进行诊断,而微观辩证则运用现代检测手段提升诊断和治疗的精确度。

例如,对于眼底出血这一病症,从中医角度看有多种病因,如气滞血瘀、虚火上炎、肝阳上亢等。通过眼底检查,发现患者有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结合眼底出血的颜色、形态、部位、深浅、范围和病程长短,微观辩证诊断为热瘀互结。再结合患者的全身情况,在过度疲劳和血压升高后突然视力丧失,确定血压升高是由阴虚阳亢引起,眼底出血是由邪实与正虚相互作用,血热壅滞,血脉瘀阻所致。这种局部与全身辨证论治相结合的方式,使诊断和治疗更为精确。即使只是祛瘀,也可根据病情的不同,区分瘀血的不同层次,分别采取行瘀、活血、散结的治疗方法。

再比如,当患者已被现代设备诊断为黄斑水肿时,根据水肿中水液的清稀和浓稠程度不同,致病原因可分为水湿和痰饮。中医治疗需采取不同的处理原则,从而找到最佳治疗方案,最大限度地提高疗效。

 

02治疗方法相融合,疗效好。

在患者病情的早期阶段,缺乏明显症状时,中医的微观辨证施治方法为患者带来了福音。这一进步不仅是对过去宏观辨证方法的拓展,更符合中医“治未病”的理念。

对于病人来说,有一些眼病在早期的阶段,患者往往没有明显的主观症状与客观表现。过去可能会等到他出现病症时,如视力下降、眼红、眼痛等典型症状时才施治。但通过这一微观辩证法,中医也可以对没有症状的疾病早期就进行治疗,在病情早期,就起到治愈的疗效。

 

 

例如,一位视力模糊的老年患者,由于临床症状不太严重,起初仅接受了补肾益精明目的治疗,但几次眼科检查下来,病情没有明显改善。经过一系列眼底检查,医生诊断其为萎缩性黄斑病变,视网膜中有多层变薄,黄斑周围血供不足。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情会逐渐加重,最终导致视力降至0.1以下,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这些检查发现的体征与中医微观辨证的气虚血瘀症候相符,再结合患者的全身症状,如高龄、乏力、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病史等,医生调整了治疗方案,采用补气通络的中药治疗,取得了显著效果。

此外,眼球局部检查还能揭示了一些眼部活动进展性病变的规律。例如,黄斑部出血可能进一步发展为黄斑水肿和新生血管,这与眼微观辩证的肝脾不和症候相符。及时进行中药辨证施治不仅能治疗已出现的病症,还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03降低治疗成本,减轻患者经济压力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缩短患者的治疗周期,降低治疗成本。通过中医调理和西医治疗的有机结合,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用药量,从而减轻经济负担。

 

 

总之,中西医结合治疗眼病具有诸多优势和效果。将中医和西医的治疗方法相融合,可以更有效地控制病情、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同时,中西医结合治疗也可以降低治疗成本和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相信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中西医结合治疗将会在眼病治疗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和影响。

 

专家介绍

 

声明: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jammly@qq.com)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