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our Home

精诚勤和 护佑健康

千年温郁金,三种好药材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门诊部 http://www.zjxhzy.com 2019-05-25 09:24 出处:《学会中医》第四期 作者:王晓鸣编辑:@Jammly
姜黄、郁金、莪术,都是常用的中药材,您知道这3种中药的亲缘关系吗?最近参加了省科协组织的温郁金的种植、制作和加工技术帮扶活动时,才初识温郁金真面目。

温郁金

 

姜黄、郁金、莪术,都是常用的中药材,您知道这3种中药的亲缘关系吗?最近参加了省科协组织的温郁金的种植、制作和加工技术帮扶活动时,才初识温郁金真面目。

 

我国郁金有三大产区,即广西的广郁金、四川的川郁金和浙江的温郁金。温郁金药材表面呈棕褐色,又称“黑郁金”。温州瑞安市是温郁金的原产地和主产区,主要分布在飞云江中下游的陶山、马屿、仙降、高楼等地。由于温郁金具有鲜明的地域特性和较高的药用价值,因而被列为“浙八味”之一。2008年,温郁金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2年,瑞安市陶山镇被评为浙江中药材产业基地——“浙江温郁金之乡”。

 

温郁金系人工栽培的姜科植物,植株形似“美人蕉”,每年4、5月间抽芽、开花,10、11月份采收其地下部分的块根和根茎入药。将温郁金的块根洗净,上笼蒸后晒干,即为温郁金;根茎洗净后,除去须根及糙皮,蒸熟后晒干为温莪术;将根茎洗净后,用刀纵切成薄片,直接晒干为片姜黄。温郁金是一种植物可加工成三种中药饮片的药材。

 

一般来说,同种植物块根和根茎成分差异较小,功效也是相近的,郁金、姜黄、莪术三者在中药学教材中同列为“活血化瘀药”。郁金性味辛、苦、寒,入肝、心、肺经,具有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之用,常用作中药饮片。姜黄性味辛、苦、温,归脾、肝经,具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之效,除用作中药饮片外,也提炼成莪术油。莪术性味辛、苦、温,归肝、脾经,具有行气破血,消积止痛之功,常用来提炼莪术油。这样看来,三者性味“辛、苦”相同,但块根性寒,根茎性温。李时珍很好地概括了它们之间的差异:“姜黄、郁金、蒁药(姜黄)三物,形状功用皆相近。但郁金入心治血;而姜黄兼入脾,兼治气;蒁药(姜黄)则入肝,兼治气中之血,为不同尔。” 真可谓一母多子,各有妙用。

 

温郁金种植基地

温郁金种植基地

 

【本草故事】

 

瑞安山青水秀,风光旖旎,集山的奇秀、水的柔美、海的韵味于一体。南宋著名诗人陆游荡舟瑞安飞云江时,赋诗“俯仰两青空,舟行明镜中。蓬莱定不远,正要一帆风。”瑞安作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人文资源也非常丰富,全国第一所新式中医学堂利济医学堂更是闻名遐迩。著名的道教思想家、医家陶弘景,在瑞安采药、炼丹、行医、著书,替人治病,妙手回春,且不计酬金,陶山就是为了纪念他而命名的。

 

我们这次来到瑞安陶山,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温郁金。应瑞安市科协和温郁金种植户的邀请,由省科协学会部牵头,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会长肖鲁伟带队,组织了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桐君堂医药药材有限公司等组成的专家团队,专程赴瑞安市陶山镇,对瑞安市温郁金的种植、制作和加工技术进行了对接和帮扶。

 

在瑞安市陶山镇沙洲温郁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林祝康的引导下,我们来到沙洲村温郁金种植基地,第一次见到了一片片绿油油的温郁金。4月,适逢温郁金花初绽放,粉粉的,大而美丽,煞是可爱。温郁金不仅提供了这么好的药用价值,也给我们带来了视觉美的享受。

 

瑞安陶山种植温郁金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对温郁金的来源及药用历史进行了考证:唐人苏敬在《新修本草》中对姜黄就有描述,其中包含今之温郁金。北宋苏颂的《本草图经》莪术项下详细记载了温郁金的植物特征,并附“温州蓬莪荗”图。“温州蓬莪荗”即今之温郁金。北宋唐慎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记载蓬莪荗时,更冠以“温州”二字,以示道地。

 

上世纪70年代,国内医药界专家发现,与其他地区相比,产于温州地区的莪术,其莪术油含量更高,生物活性更强。近年来又从温莪术油中分离出一种新型抗肿瘤活性物质β-榄香烯,并已研制成疗效好、副作用小的新型抗肿瘤药物。药理试验证实,温郁金还具有降血脂、保肝、抗辐射、抗抑郁等作用。目前国内外对温郁金的研究方兴未艾,其药用价值会越来越显现。

 

此外,以郁金中的挥发油和芳香成分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化妆品、日用品和食品,正在被消费者所青睐。郁金还有烹调用途,如西餐中常添加于芥末中以增香味,也是印度常用的烹饪调味品,亦为“咖喱粉”原料之一。

 

李白在《客中作》诗中的“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中所描述的实际为郁金这种植物,而非郁金香花。

 

现场取下的温郁金块根

现场取下的温郁金块根

 

【本草论典】

 

1、《本草纲目》是这样记载郁金的:

 

[震亨曰]郁金无香而性轻扬,能致达酒气于高远。古人用治郁遏不能升者,恐命名因此也。 [时珍曰]酒和郁鬯,昔人言是大秦国所产郁金花香,惟郑樵《通志》言即是此郁金。其大秦三代时未通中国,安得有此草?罗愿尔雅翼亦云是此根,和酒令黄如金,故谓之黄流。其说并通。

 

主治:血积下气,生肌止血,破恶血,血淋尿血,金疮。治血气心腹痛,产后败血冲心欲死,失心颠狂蛊毒。 

 

2、据《浙南本草新编》记载:

 

温郁金的新鲜根茎切片称“片姜黄”,能行气破瘀,通经络;用于风湿痹痛,心腹积痛、胸胁疼痛,经闭腹痛,跌打损伤等血瘀气滞的症侯。煮熟晒干的根茎称“温莪术”,能破血散气,消积,用于闭经、痛经、症积;对于治疗子宫颈癌、子宫颈糜烂及多种皮肤病有一定疗效。煮熟晒干的块根称“温郁金”,能疏肝解郁,行气祛瘀,用于月经不调、肝炎、肝硬化、胆囊炎、心绞痛、癫癎、精神分裂症等。

 

3、经典方剂和验方

 

(1)郁金饮子:治心悬急懊痛。郁金250克,黄芩50克,赤芍药50克,枳壳50克(麸炒微黄,去瓤),生干地黄50克,大腹皮50克(锉)。上药,细锉和匀。每服一分,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熬服。(圣惠方)

 

(2)白金丸:治癫狂因忧郁而得,痰涎阻塞包络心窍者。白矾150克,郁金350克。米糊为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水送下。(本事方)

 

(3)郁金丹:治痫疾。川芎100克,防风、郁金、猪牙皂角、明矾各50克,蜈蚣二条(黄、赤脚各一)。上为末,蒸饼丸,如桐子大。空心茶清下十五丸。(摄生众妙方)

 

(4)郁金散:治吐血不止。郁金30克 莲实(去皮)黄耆(锉)各7.5克。上药三味,捣罗为散。每服3克,冷水调下,不计时候服。(圣济总录)

 

(5)郁金散:治溺血。郁金、槐花各30克。上药为末。每服6克,淡豉汤下。(杂病源洗犀烛)

 

(6)郁金散:治血淋,心头烦,水道中涩痛,及治小肠积热,尿血出者。生干地黄、郁金、蒲黄。上等分,为细末。每于食前,煎车前子叶汤调下5克,酒调下亦得。(普济方)

 

(7)葛根郁金汤:主治伤寒热气熏蒸脏腑,烦渴,饮水不休。葛根(锉)1分,郁金(锉)1分,石膏(碎)1分,荆芥穗1分,甘草(炙)1钱。上为粗末。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圣济总录)

 

(8)菖蒲郁金汤 :清营透热祛痰。主治伏邪风温,辛凉发汗后,表邪虽解,暂时热退身凉,而胸腹之热不除,继则灼热自汗,烦躁不寐,神识时昏时清,夜多谵语,脉数舌绛,四肢厥而脉陷,症情较轻者。石菖蒲3钱,炒栀子3钱,鲜竹叶3钱,牡丹皮3钱,郁金2钱,连翘2钱,灯心2钱,木通1钱半,淡竹沥(冲)5钱,紫金片(冲)5分。水煎服。(温病全书)

 

(9)辰砂一粒金丹:治一切厥心(痛)、小肠膀胱痛不可忍者。附子(炮)、郁金、干姜。上各等分为细末,醋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三十丸,男子温酒下,妇人醋汤下,食远服。(奇效良方)

 

(10)治呕血:用韭汁、姜汁、童便磨郁金,同饮之。(丹溪心法)

 

(11)治自汗不止:郁金末,卧时调涂于乳上。(濒湖集简方)

 

【本草医话】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著名名老中医焦树德教授临床用药经验丰富,著有《用药心得十讲》,对吾辈深刻领会中药作用,指导临床用药意义颇大。书中第八讲“活血化瘀药”中对郁金、姜黄和莪术有非常到位的阐述。现将郁金部分摘录如下:

 

郁金味辛、苦,性寒。主要有活瘀、凉血、行气,解郁的作用。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吐血、衄血,由于郁怒伤旰,肝气郁结,气郁生火,血热血瘀,肝火上逆,挟血上犯而致吐血,咳血,衄血,胸胁刺痛,吐血有块以及妇女倒经(每到月经期鼻出血)等症,本品有凉血散瘀,解郁行气的作用,可配生地、丹参、丹皮、炒栀子、三七、藕节,牛膝、泽兰等同用。

 

2、血热神昏,癫狂惊痫:由于邪热入心,血热痰浊蒙心而致神志不清以及惊狂、癫痫等症,可用本品清心热而开心窍,活瘀血而化痰浊。常配合朱砂,黄连、天竺黄,牛黄,远志、菖蒲等同用。本品配白矾,名“白金丸”,可用于治癫痫、惊狂。我常以郁金配生香附、生白芍,生赭石、珍珠母,天竺黄,胆南星、远志、菖蒲、半夏,茯苓、黄连、生铁落,生大黄等,随证加减,用治疗精神分裂症及癔病的狂躁不眠,笑骂无常等,可有一定效果,谨提供参考。

 

3、胁肋胀闷,胸腹疼痛,郁金辛散苦降,入肝肺二经,解气郁.散血瘀,故由气滞血而引致的胸胁胀闷、刺痛,腹中作痛等,可配合柴胡,赤芍、香附、枳壳、膏皮、陈皮(治胸胁胀痛)、当归、白芍,元胡、桃仁、木香(治腹痛)等同用。

 

4、胆热黄疸:由于肝胆郁热而致胆热液溢产生黄疸,可用本品散肝郁、凉肝血,活血散瘀、健胃利胆(据近代研究本品有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常配合茵陈蒿、栀子、生大黄,车前子、黄柏、泽泻、焦三仙、枳实等同用。

 

用量一般一至三钱。血虚无瘀滞者及孕妇均忌用。

 

治儿病须知调气

 

“治儿病须知调气”是杭州宣氏儿科学术思想之一。

 

小儿之病大多起于外感,或内伤饮食,少有七情所伤,为什么要使用“调气”之法,且用后事半功倍呢?外感之邪从体表、口鼻而入,三焦是邪气出入之通道;三焦总司全身气化,具有通调水道的功能。邪气壅阻三焦,气机不通,邪无出路,变证峰起。疏理气机可助邪外出,故治疗处方时需加理气之品一、二,此时就非“郁金”莫属了。伤于饮食,累及脾胃,化生痰湿,而致儿病丛生,或厌食,或吐泻,或痰喘……,在治疗上离不开治脾、调中、化湿、消食、祛痰等,要达此目的,理气必不可少,它可帮助脾健湿化,食消痰除。郁金为血分之气药,清热开窍,且能行三焦之气以助邪外出,为热病调气常用之药,因而在方中加入郁金之类实为必需。

 

精选名老中医宣桂琪医案一则介绍之:

 

赵某,女,7岁

 

初诊1988年6月2日

 

患儿高热1天,T 40.1℃,汗出不多,面红目赤,咽喉红肿,两侧扁桃体Ⅱ°肿大,表面可见脓性分泌物,纳食减少,大便三日未行,舌红,苔黄腻,脉浮数。此乃内有蕴热,外感时邪,治当清解达邪,利咽通便。银翘散合凉膈散加减。

 

处方:银花15g,连翘9g,牛蒡子6g,板蓝根15g,焦山栀6g,玄参6g,薄荷6g(后入),荆芥6g,生大黄6g,鲜芦根45g,山豆根5g,广郁金5g。2剂

 

另加紫雪丹1支/日,分服。

 

二诊6月4日

 

昨日体温退至37.5℃,今日已正常,大便已解,咽喉红肿,扁桃体Ⅱ°肿大,表面分泌物渐已吸收,舌红,苔转薄黄。外邪已解,内热未清,再以原法出入。

 

处方:银花6g,鲜芦根30g,连翘9g,牛蒡子6g,焦山栀6g,玄参6g,薄荷6g(后入),淡竹叶9g ,炙鸡金6g,炒枳壳4.5g,瓜蒌仁9g 。2剂。

 

三诊6月6日

 

体温正常2天,咽喉充血明显好转,纳食增加,大便已解略干,舌红,苔薄黄,脉细数。治以清热利咽。 

 

处方:银花6g,鲜芦根30g,连翘6g,大力子6g,焦山栀5g,玄参6g,炙鸡金6g,炒枳壳4.5g,瓜蒌仁9g,生地10g。

 

按:宣老认为,化脓性扁桃体炎属中医喉科“烂乳蛾”的范畴,它的发病多见于内有蕴热之人,复感温毒时邪,两热相搏于咽喉,以致血腐肉烂,发为本病。治疗本病初期以清热解毒,表里双解最为上策,故可用银翘散、凉隔散加减。方中鲜芦根,连翘,大力子,薄荷,荆芥解表清热;焦山栀,玄参,山豆根,板蓝根,银花清热解毒利咽;大黄清热泻火,泄下通便;郁金理气助邪外出。药后二天,便解热退,扁桃体表面分泌物渐解;6天而痊愈。

 

声明: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jammly@qq.com)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