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是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栀子原名卮子,《本草纲目》李时珍说:“卮,酒器也。卮子象之,故名。俗作栀。” 本品的异名有木丹(《神农本草经》),鲜支(《上林赋》),卮子(《汉书》孟康注),支子(《本草经集注》),越桃(《名医别录》),山栀子(《药性论》),枝子(《新修本草》),黄栀子(《江苏药材志》)等。
浙南及闽北是我国四大栀子产区之一,近两三年,栀子的种植不断升温,已居温州所有中药材种植面积的榜首,与温郁金、温山药和温枳壳一起并称四大温州地道药材。目前温州的栀子产业从传统的种植,发展到深加工产品,已成功从栀子果中提取天然植物食用色素,制作出果茶、栀子花茶、栀子花精油、黄栀籽油等。
9-11月正是栀子果实采摘季节。栀子果实成熟时,呈红黄色,采收后,除去果梗及杂质,蒸至上气或置沸水中略烫,取出,干燥。以个小、完整、仁饱满、内外色红者为佳。个大、外皮棕黄色、仁较瘪、色红黄者质次。生用、炒焦或炒炭用。
栀子入药的历史悠久
最早记载栀子功效与作用的是《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将栀子列于中品,谓:“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疱渣鼻,白癞,赤癞,疮疡。”较准确地记录了本品的主治范围。浙江名医朱丹溪曰:“栀子泻三焦火,清胃脘,治热厥心痛,解热郁,行结气。” 明清李时珍以来的本草,逐渐总结为,栀子性能苦,寒,归心、肺、三焦经,具有清热除烦,泻热利湿,凉血止血,解毒消肿诸功效。
栀子的用法用量:煎汤内服,3-10g;或入丸、散;或研末调敷外用。生用走气分而泻火;炒黑则入血分而止血。
栀子的花可以食用
栀子是卫生部颁布的第一批药食两用资源。夏季在浙江山区农贸市场常常可见栀子花出售,当地老百姓用来凉拌、炒鸡蛋、或煮汤,言其性凉,上火者常用。食用栀子花需注意,栀子花苦寒性滑,易伤胃滑肠,脾虚便溏者不可多食。
栀子是天然色素
在秦汉以前,栀子就是应用最广泛的黄色染料,栀子的果实中含有栀子黄素,及藏红花素等,可用于染黄的物质为藏红花酸。《汉官仪》记载:“染园出栀、茜,供染御服。”说明当时染色最高级的皇帝御用服装用的就是栀子。用栀子浸液可以直接染织物成鲜艳的黄色,长沙汉墓、马王堆出土的染织品的黄色就是用栀子染色的。在古代,栀子的经济价值很高,太史公在《史记·货殖列传》就有“千亩栀、茜、千畦姜韭;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的记载。
染园出栀、茜,供染御服
古时御用服装就以栀子染色
制作食品时,也常用栀子黄色素,可使其呈透明柠檬黄色,长期不褪色。如调制水果糖、饴糖。栀子黄色素的水溶性极好,在碱性时呈现稳定的鲜明黄色,如制作素面、饼干、蛋卷等。还可用于凉拌冷菜、制作冷饮等,色泽美观自然。
栀子是我国著名的八大香花之一
栀子黄色素也可调制水果糖
栀子属香花植物,栽培适应性强,花白色,香气浓郁,栀子花香在香精中是一种能起到重要作用的香气修饰剂,通常只用于高档的香水或化妆品用香精中。从溴辨角度来看,栀子、康乃馨和薰衣草能组成非常和谐的花香。栀子精油可用于多种香型化妆品如润发油、膏霜类化妆品、唇膏和香皂。发展栀子花精油有着越来越重要的经济价值。
栀子是理想的观赏花木
栀子枝叶繁茂,叶色四季常绿,花香素雅,绿叶白花,清丽可爱。它适用于院前、池畔和路旁种植,也可用作盆栽观赏,是一种理想的园林花木。栀子花除观赏外,也可佩带,或放在室内、车内,凭添了不少清凉和芬芳。现在种植户已经把栀子分成“药用栀子”和“赏花栀子”了,即原来的单瓣的野生栀子作为“药用栀子”,通常以其果实入药;而人工培育出来的重瓣栀子则作为“赏花栀子”。
栀子,可药、可食、可染、可闻、可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