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出自李白的作品《寄东鲁二稚子》,这句诗将“吴地”桑叶一片绿色,春蚕将要结茧的情景,描绘得如画入境。行驶在嘉兴、湖州美丽乡村田园大地上,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片桑树林。这里的村民种桑养蚕的历史久远,在如今,蚕桑也仍然是一项传统的优势产业。可是,你知道吗?一棵桑树,可有桑叶、桑葚、桑枝和桑白皮四种中药材呢。
桑叶
先谈谈桑叶,它除了养蚕以外,也是一味中药。药用桑叶经霜打后采收为佳,称霜桑叶或冬桑叶,除去杂质,晒干,切碎,生用或蜜炙用。桑叶药性甘、苦、寒,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的功效;常用于风热感冒、肺热咳嗽、肝阳上亢等证。
桑叶的名方有辛凉轻剂桑菊饮,常用于风热感冒,如发热、头痛、咳嗽及咽红肿痛等症。还有秋燥咳嗽方桑杏汤,主治身热不甚、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等症。
桑叶发散风热治咳嗽的作用最为人知,但桑叶止汗的功效也不能埋没。《丹溪心法·盗汗》阐述:“青桑第二叶,焙干为末,空心米饮调服,最止盗汗”。明末清初的名医傅青主赞道:桑叶为“收汗之妙品”。我在临床上用桑叶治疗儿童汗证,单味桑叶或在方剂中加桑叶,每每获效。我的体会是,发散风热用桑叶,6-9克即可;止汗用桑叶需要15-30克,方得效。
近几年,有人将桑叶晒干,经加工处理直接泡水代茶饮用或粉碎后包装做成袋泡茶饮用。因桑叶的营养与保健作用,也被人们做成菜肴,成为药膳。
【凉拌桑叶】
选择嫩桑叶(去掉叶柄),洗净,切丝,放入开水锅内焯一下,用凉开水过凉,沥干水分,加入精盐、味精、蒜泥、香油,拌匀即可食用。
【桑叶炖豆腐】
磐安道地药膳之一。
主料有豆腐500克、桑叶20克,辅料腌猪蹄100克。腌猪蹄放入温水中刷洗干净,然后切成方块;豆腐切成方块备用;桑叶用清水洗净,浸泡3分钟。砂锅中加入水500克,然后加入桑叶,用大火烧开再转小火炖1个小时,滤出桑叶水。将切好的豆腐、腌猪蹄放入砂锅中,倒入桑叶水,用大火烧开,转小火烧1个小时出锅装盘即可。
桑葚
桑葚,是桑树的果实,又称桑果、桑枣。在我国,食用桑葚的历史悠久,早在《诗经·氓》中就有:“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桑葚果幼时色青绿,成熟后呈黑紫色、紫红色。每年5、6月份,是桑葚成熟采摘季节,农人喜欢采摘成熟的鲜果食用,味甜汁多。如今,桑葚作为一种很有营养的水果,悄然进入寻常人家。在桑葚成熟时,有的农家干脆做起了采摘桑葚的生意,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尝鲜。
新鲜桑葚
中医学认为,桑葚味甘酸,性微寒,入心、肝、肾经,具有补肝益肾、生津润肠、乌发明目等功效,主治阴血不足而致的头晕目眩、耳鸣心悸、烦躁失眠、腰膝酸软、须发早白、消渴口干、大便干结等症。
李时珍美誉桑葚为“桑之精英尽在于此”,其养生保健作用毋庸置疑,可桑葚果实期极短,又不易保存,没几天就落市了。那怎么办呢?制作桑葚酒和桑葚膏是好办法。
【桑葚酒】
《本草纲目》记载:“四月宜饮桑葚酒,能理百种风热,其法用椹汁三斗,重汤煮至一斗半,入白蜜二合,酥油一两,生姜一合,煮令所得,瓶收。每服一合,和酒饮之。亦可以汁熬烧酒,藏之经年,味力愈佳。”
如今,家庭制作桑葚酒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高度白酒浸泡,就像做杨梅烧酒一样;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用桑葚酿造成的果酒,与家庭自制葡萄酒的过程有点类似。桑葚酒可是酒中之极品,不论是滋补功效,还是营养价值都为首屈一指。
【桑葚膏】
桑葚也可做成桑葚膏。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叙述了桑葚膏的做法:“采摘微研,以布滤汁,石器熬成稀膏,量多少入蜜熬稠,贮瓷器中。”
桑葚膏
家庭制作桑葚膏,可将新鲜的桑葚放到榨汁机中搅碎之后,把桑葚汁倒入锅中用小火慢慢熬制,等到浓缩成酱状的时候放入适量的蜂蜜调味,继续搅拌熬制成膏即可。待其冷却后放入罐中密封保存,可以在平时当果酱吃。
桑葚膏也可以作为“素膏”的调和基质,特别适用于制作小儿膏方。
桑枝
桑枝
再说说桑枝。桑枝为桑树的干燥嫩枝,味苦性平,归肝经,有祛风通络、通利关节的作用,可治疗四肢关节疼痛,尤适于用上肢疼痛,也可做为上肢的引经药。此外,桑枝尚有利水消肿的作用,可以治疗水肿。
桑白皮
桑树的干燥根皮,中药名为桑白皮。桑白皮味甘性寒,归肺经。《本草纲目》曰:“桑白皮,长于利小水,乃实则泻其子也,故肺中有水气及肺火有余者宜之。”泻肺与利尿是桑白皮最主要的功效。
李时珍又云“宋医钱乙治肺气热盛,咳嗽而后喘,面肿身热,泻白散……桑白皮、地骨皮皆能泻火从小便去,甘草泻火而缓中,粳米清肺而养血,此乃泻肺诸方之准绳也。”文中提及的泻白散源于儿科鼻祖钱乙所著的《小儿药证直诀》,临床常用于肺热咳喘之证。
桑白皮用于利尿的方剂首推五皮饮(陈皮、茯苓皮、生姜皮、桑白皮、大腹皮),用治全身水肿,小便不利。
桑树除了叶子可以养蚕外,一身可都是宝,药用价值高,如桑叶、桑葚、桑枝、桑白皮都是常用中药材,难怪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称“桑之功最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