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万物生气勃勃,像早上初升的太阳一样,此时人体阳气也顺应自然,向上向外蓬勃舒发。因此,养生也必须顺应自然界气候变化的规律。中医理论中的“天人合一”,揭示了人体与大自然密切相关的奥秘,强调人和大自然只有实现和谐、同步、交融,才能健康长寿。那么,春季养生具体有哪些要点呢?我们可以简要地记住“三部曲”和饮食谱。
初春前奏曲:适当春捂还防春寒
初春之阳如刚萌芽的幼苗,难以抵御早春严寒,“倒春寒,冻出来”,“二月休把棉衣脱,三月还有梨花雪”,“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尤其是老人可受不了折腾,春寒的刺激使血管异常收缩,气血逆乱,导致冠心病患者心肌供血中断,发生急性心肌梗塞或脑梗塞。所以,“倒春寒”是诱发脑中风、心绞痛的罪魁祸首,2-4月是发生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的高峰期。因此,对应养生的手段就是“春捂”。
春捂简单说就是做好保暖,不宜过早脱下棉衣,尤其是年老体弱者和免疫力低下的人更要注意春捂,以缓慢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适应倒春寒气候的变化。
春捂没有具体标准,可根据气温和个人感觉。一般15℃是个临界值,低于这个气温时,不可过早脱去厚外套,以身体觉得暖和舒适,不咽喉燥热、不出汗为度。一旦捂热过分出汗,反而容易着凉。等到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解除“春捂”的束缚了。
中春交响曲:增加运动养肝忌怒
中春包括惊蛰、春分两个节气。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春分之后春暖花开,一派欣欣向荣的生发盎然景象,人体内的新陈代谢活动趋于旺盛。中医养生主张“春夏养阳”。《黄帝内经》中记载了春季养生的要点:“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中医五行学说认为:人的五脏和四季的阴阳气化也是完全相通的,如春令属木,主风气,通于肝,对应脏腑为肝胆,肝喜疏泄条达。肝气升发太过、肝阳上扰的老人,容易出现头痛、眩晕、目赤、咽喉痛、失眠等症状。中医认为“春气者诸病在头”、“头为诸阳之会”,所以春季情志变化的特点是容易情绪激动或发怒,怒又最易伤肝。民间流传的“油菜花开,疯子出来”,就是指肝气旺盛太过,使得人的精神情绪随之亢奋,原有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等疾患的人往往因春气的生发而出现激愤、骚动、暴怒、吵闹等状态,所以,精神病患者春天容易发病。因此,中医师在春季门诊中,经常会叮嘱病人多说几句:春季重在养肝,不要发脾气,要气耐耐,否则要动肝火的。
春季时令阴消阳长,是生命萌发的最佳时令,也是人们锻炼身体的最佳季节。但不要晨练过早。黎明时分,阳气还未生发,空气中的污染物还未沉降,树木一夜吐出的二氧化碳浓而未散开,霾是不利于人体吐故纳新的。
春季健身推荐运动项目有:眺目转睛远望青山,打1套太极拳,快走甩手30分钟,排舞健身30分钟等有氧运动。若是经常去附近的公园闲逛,去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漫步参观,去花鸟市场悠哉悠哉,邀朋友一起去郊外挖野菜就更富童趣了。年迈体弱的老人,可以梳头揉耳、搓手拍手、深吸吐气、扩胸散步、伸展腰背四肢,自由做操按摩10分钟。春练要着重帮助加强肝的疏泄气机、藏血、养眼、养筋的功能。
晚春诙谐曲:缓解春困早起午盹
晚春包括清明、谷雨两个节气,天气以阴雨为主,可诱发呼吸道感染、湿疹、、过敏性皮炎、手足癣等疾病。这个时节便开始出现“春困夏乏”的感觉。
春困其实并不一定是身体有病的犯困,而是随着春季昼长夜短,晚睡早醒,白天自然比较容易出现精力不济,需要养个神打个瞌睡。春困也是气候温暖使人体的舒适度感觉良好随之而来的一种困意。
起居养生建议:适当地晚睡(晚上9-10点安睡)、早起(早上6-7点起床)。白天易犯困,可以喝喝春茶提提神,在阳光下深呼吸新鲜空气,活动舒展筋骨,增加血液和大脑中的含氧量。在中午打盹补个午觉,闭目养神休息20分钟左右即可,睡得太沉太多反而会影响到晚上的睡眠。
春季饮食谱:养阳养肝厚味转淡
《黄帝内经》提出“春夏补阳”是个总原则,主张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以使人体阳气充实,增强人体抵抗力,抵御风邪为主的邪气对人体的侵袭。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也主张:养阳可“以葱、蒜、韭、蓼、蒿、芥等辛嫩之菜,杂和而食”。但是,有些老年人疾病较多:三高症、胃肠炎、痛风病,当然要根据各人体质、病情来选择适合的食物和药膳。而阳气虚的老人应当选吃养阳的蔬菜,可以起到鼓舞肝脏生发的作用。
养肝还要兼顾脾胃。春季在饮食调理上要注意养肝。同时,中医认为肝太旺易伤脾,木旺克土嘛,会影响脾胃运化。所以,唐代药王孙思邈提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说春天要少吃酸味的食物,以防肝气过于旺盛。而甜味的食物入脾,能补益脾气,可适当吃些微带甜味的食物,如大枣、山药、蜂蜜、胡萝卜之类滋补脾胃的食物,可以安抚肝脏适度生发。
网上有段顺口溜:“春天里来日渐暖,厚味饮食应转淡,时鲜蔬菜要多食,酒肉辛辣要少吃,健康长寿有保障。”
转入春季后就不能象冬天那样吃火锅、羊肉煲汤了,应当多吃些野菜,野菜大都自然生长野外,污染少,用水绰一下去涩味、减少草酸钙等伤胃、易生结石的成分,可凉拌、清炒、煮汤、作馅,少饮酒,少油脂,少咸盐。营养丰富,又能清肠通便,如荠菜、马齿苋、蒲公英、车前草、春笋、马兰头、香椿、鱼腥草、蕨菜、香菇等,可以起到保肝减负排毒的作用。
推荐春季食疗药膳:黑木耳佛手冬笋小炒、马兰头凉拌豆腐干、胡萝卜豆芽菜炒肉丝、上汤蒜末菠菜、葫葱炒春笋、香椿炒蛋、香椿拌豆腐、魔芋老鸭煲、黄花菜豆腐木耳芡粉羹、香菇腐皮小炒、荠菜饺子、艾青发糕、山药红枣粥等。
清代名医程杏轩在所著的《医述》中形容得好:“人生如天地,和煦则春,惨郁则秋。”只要我们顺应春季的特点来养生,那么,春花秋月的色彩,就会在我们的身体中点缀相伴,使我们的生活充满灿烂阳光;青山绿水的空气,就会从我们的生命中穿行而过,使我们的生活富有清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