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our Home

精诚勤和 护佑健康

生活和做事极为规律的百岁老人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门诊部 http://www.zjxhzy.com 2019-05-22 14:23 出处:《学会中医》第三期 作者:王晓鸣、李美玲编辑:@Jammly
人生经历:傅梅生,1913年,农历8月15出生于建德县城北刘家小屋,童年生长于蒋家畈;1920年始学于东关临江国民小学,约半年后转入浙江省立第九师范附属小学念书;1928年,经基督教会友人推荐进入杭州广济护校就学;1

人生经历:傅梅生,1913年,农历8月15出生于建德县城北刘家小屋,童年生长于蒋家畈;1920年始学于东关临江国民小学,约半年后转入浙江省立第九师范附属小学念书;1928年,经基督教会友人推荐进入杭州广济护校就学;1931年,从护校毕业,进入广济医院(浙医二院前身)工作;1932年,转入杭州丝厂医务室工作;1934年,因大儿子重光出世,歇业在家;1937年,因战乱,开始了漂泊生涯;1941年,回到蒋家畈,期间开设小诊所;1950年进入省立杭州医院(今省中医院)任外科护士长;1954年,升任护理部主任;1958年,因整风反右而降为普通护士;1971年退休回家跟家人一起安享天伦。

 

今年3月的一天上午,我们随同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肖鲁伟会长、浙江省中医院离退办汪慧君主任一行,去看望住在杭州石桥街道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傅梅生奶奶。傅奶奶今年103岁了,是浙江省中医院的退休护士,曾经担任过护理部主任,是一位生活在大城市的百岁老人。

 

因为事先知道我们要来拜访,傅奶奶早早地就在等候我们了,见到我们进来,傅奶奶笑眯眯地起身迎过来,招呼我们就坐,示意养老院的工作人员给我们泡茶。

 

当汪慧君主任向她介绍肖鲁伟会长时,她惊喜地连声说了三遍:“你是肖鲁伟?”……“胖了,认不出来了”。是呀,毕竟岁月流逝,一晃几十年过去了。

 

因为汪慧君主任与傅奶奶很熟,傅奶奶也很健谈,很快就转移到长寿与健康的话题上来了。

 

生活和做事极为规律

 

傅奶奶给我们最大的印象是,生活和做事极为规律。在不大的房间里,物品摆放整齐有序,这不,连服药单都写得像护士的医嘱单。在不经意的言行举止间也隐隐透出一位老护理工作者的职业素养。

 

傅奶奶的针线盒

傅奶奶的针线盒

 

她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在院子里活动一下,白天自己玩玩扑克牌接龙游戏,看看报纸。中午睡个把小时,时间不长,睡久了反而不舒服。每天晚上7点的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是必看的,看完以后休息,故事片不看的。这个习惯已坚持几十年了。

 

爱干净,爱劳动,关心国家大事

 

傅奶奶爱劳动,也很爱干净,自己打扫房间,生活能自理,走路不要人扶,除了血压稍高外,其余都正常。

 

傅奶奶与家人合影

傅奶奶与家人合影

 

喜欢看报纸,看电视的新闻联播,关心国家大事。傅梅生老人跟我们说,虽已年近期颐,即将谢幕人生,仍每天浏览报纸杂志,观看电视,了解国内外大事,知晓杭州和建德的变化。深信我的子孙后代会牢记历史的经验教训,更希望亲爱的祖国富强,人民幸福安康。

 

喜欢吃甜食、水果、蔬菜,软饭吃一点点。老人强调“吃饭不过饱,不要吃得太多。”

 

那吃不吃补品呢?老人答道,吃原汁原味的东西,如蜂蜜、核桃、鸡蛋等,鸡蛋每天吃一个。那些加工过的,吹得天花乱坠的补品从来不吃,亲朋送给她的,她都转送他人。

 

眼睛视力好

 

傅梅生老人神清气爽,思维清晰,除了耳朵有点不便,说话要凑到她耳朵上外,和她交流没有什么任何问题。听力虽然不如以前了,但是视力还可以,不用带老花镜,穿针引线一点也不亚于年轻人。

 

傅奶奶眼力甚好,如今还能穿针引线

傅奶奶眼力甚好,如今还能穿针引线

 

“时过境迁,上世纪20年代,在杭州广济医院护校时,过去的学习生活,因年深月久,已逐渐淡忘,唯有些琐屑实事仍魂系梦绕,无法忘怀。那时,新民路皮市巷口有爿协和西书店。女老板在卖书同时兼卖男毛衣。给她结绒衣,每件有二块钱进账。为了纾缓双亲的经济负担,我也揽上此活。……从这以后,我爱上打毛线,现今我仍乐此不疲。它帮我心明眼亮,双手和年轻人一样灵巧,连穿针也不用戴眼镜,你看这多好啊。”(摘自其自传《百岁回眸》)

 

傅梅生老人向我们展示她的自传——《百岁回眸》

傅梅生老人向我们展示她的自传——《百岁回眸》

 

基因及人生经历影响长寿

 

老人儿子徐重光说,妈妈长寿原因还有两点,一点是家族遗传基因,我外公活到90岁,外婆90多岁,要知道当时农民,不像现在有医保,有病也不看病不吃药的,如此长寿的确不容易。二是妈妈离开建德进入杭州广济护校,毕业进入广济医院,英国人办的,接受西方文化、生活方式的教育熏陶,退休前一直从事护理工作,这些良好习惯,对她的健康是有益的。

 

傅奶奶在赠与我们的自传中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傅奶奶在赠与我们的自传中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家庭关系和谐、相爱

 

老人床头柜摆放着一对泥塑,是女儿外出旅游时带回的,已有12年了,看得出老人很喜欢。

 

老人的丈夫是黄埔军校毕业的,从解放军空军学院退休,已经去世多年了,当问起他丈夫的情况,她显然不想多讲伤感的事,让我们看她写的自传《百岁回眸》。

 

“1971年左右,此时,炎武从北京空军学院退休已有五年,女儿一家也从苏北调回建德安顿,重光、重华(她的两个儿子)都在近边,全家老少能常常团聚,享受天伦之乐,美哉,美哉!可惜好景不长,到了难忘的1976年,国家风云巨变,老伴炎武也因心血管病医治无效,于五月二十三日离我而去。结婚四十余年,我们相守相离各半(因为战乱及被打右派等事)。大家退休了,却又不能相伴到最后,我难过万分。

 

在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与心酸后,我对人生的得失,才看得比较清楚,对生活也比较知足。因为我虽历经种种磨难,如今还能健康地活着。活着就是大喜事,其他都算次要。

 

重光、重华在严东关长寿院与我相伴,乐怡和女婿常常来院团聚,各地孙辈和亲朋好友不时前来探望,逢年过节更是济济一堂。孩子们带我去新安江、千岛湖渔家乐游山玩水,品尝美味佳肴。亲情友情使我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其乐融融。”(摘自其自传《百岁回眸》)

 

不知不觉快到中午了,傅奶奶要吃午饭了,临走时肖鲁伟会长相邀傅奶奶回医院做一下体检,傅奶奶欣然答应。

 

初夏的一天上午,在肖鲁伟会长,汪慧君主任陪同下,傅奶奶被接到省中医院体检中心。这次体检除了常规检查外,我们特地增加了一个项目,就是基因检测,还需专程送到上海的专业机构作检测。长寿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我们要研究的。

 

声明: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jammly@qq.com)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