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来宁波采访之前,张沛虬的大名便已经如雷贯耳了——创建宁波市中医院的功臣之一、浙江省名老中医、第一批全国五百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我们有幸在宁波市中医院见到了张沛虬之子张子久。老先生虽已年过古稀,却头发乌黑,气色极好,嗓音宏亮。我们不由开玩笑:“您走在马路上,完全可以冒充五十多岁的老小伙子啦!”
一说起父亲,张子久非常动情,对父亲的敬爱溢于言表。
学贯中西,抗日老兵
张金生
1916年,张沛虬出生在宁波北仑霞浦农村,父亲张金生是个民间郎中,粗通医理,平日里给附近的农民看看病,倒也解决了不少病痛。耳濡目染之下,张沛虬从小就对中医十分感兴趣。
张沛虬
张沛虬自幼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念小学时连年跳级,用别人一半的时间就读完了。高小毕业后,张沛虬来到宁波的一家教会医院当学徒,跟着杨传华和杨传炳先生学习西医。这两位都是当时的名医,杨传华先生后来担任鄞县公立医院(即宁波市第一医院前身)的院长,杨传炳先生则是留学德国的专家。出师后医院派张沛虬前往江东负责分诊所的经营,从此独当一面。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磺胺、青霉素等抗生素都还没发明,西医的治疗手段远没有现在这么丰富,对内科疾病尤其是危难重症,仍然缺乏切实有效的方法,而中医在临床上反而有很多实用疗效好的案例。张沛虬深感中医的博大精深,因此回归中医,报考了上海新中国医学院(今上海中医药大学)。
张子久医生
新中国医学院是一所颇具新思想的医学院校,虽然教授中医,但也延请名师讲授最新的西医学课程,如解剖、生理、病理、细菌学、诊断学等,还建有十分先进的实验室。最重要的是,学校汇聚了一大批名震海内外的中医大家,如朱南山、朱小南、谢利恒、章次公、陆渊雷等等。新中国医学院的教学方式也与现代中医药大学很相似:学制五年,三年中医,二年西医,这在国内属首创。
张沛虬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宁波、镇海等地开办诊所,悬壶济世,声誉鹊起。然而好景不长,抗战爆发不久后宁波沦陷,一腔热血的张沛虬参加了苏本善将军(黄埔军校六期生)率领的定海抗日自卫队,在浙东一带展开游击战。因为张沛虬有中医、西医的行医执照,会动手术,中医急救和西医急救都懂,便担任了少校军医一职。他领导的战地医院,在炮火中救治了无数伤病员,直至游击队被打散后才回乡继续行医。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曾经做过毛主席保健医生的章次公老先生是张沛虬的实习带教老师之一,张沛虬跟随他学习的时间最长,临床思维和治学经验深受其影响。
章老夫子指导学生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主张“双重诊断,一重治疗”,即对病人全面地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诊断,然后选用既符合中医症候、又与西医药理作用相符合的中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科学运用中药配伍,发扬中医须参合现代医学理论,打破中西医间的界限,力求两者的沟通。这种观点在今天看来,可算是中医界主流的学术思想,不足为奇,然而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却是十分难能可贵,甚至有些惊世骇俗。这种思路对医生要求很高,必须具备扎实的中、西医功底和经验。这却难不倒张沛虬,他擅长中西医结合,博采众长,尤其对脾胃病、肝胆病、肾病、痹病等方面均有卓越的建树。
受老师章次公的影响,张沛虬十分擅长用动物药,尤其是虫类药物:如蜈蚣、全蝎用于头风痛;蜂房、蕲蛇用于风痹;蟋蟀、蝼蛄、虫用于积聚、肿胀等,对症下药,每收显效。张沛虬认为,一般情况下用草药,遇上疑难杂症的时候,用点动物药,比植物药吸收快见效快。比如他治疗过一位三叉神经痛的病人,将全蝎、蜈蚣碾成粉,吞下去,再配合草药煎汤,7贴药后痛感明显减轻,三星期后基本不痛了,再用养血通络的药调理巩固一个月后痊愈;在治疗慢性肾炎低血浆蛋白性水肿的时候,除了辨证施治开方子外,常用食疗辅助,用黄芪等中药煎煮鲤鱼一尾(半斤左右),喝汤吃鱼,10天一疗程,对纠正蛋白质代谢的异常,促进尿素氮下降,恢复肾功能有重要作用。
正因为张沛虬师出名门,医术精湛,因此解放后他长期承担人才培养、临床带教的任务。
建国初期,宁波办过几次每期约50人左右的中医培训班。宁波市民政局、卫生局联合委托张沛虬具体负责,从招生报名、编写教材、亲自授课,到考试结业,张沛虬全权管理。
60年代初,宁波市卫生局又统一从高中毕业生中招收学生,开设中医大专班,聘请张沛虬为班主任兼任课教师,小班教育,学制四年,上午跟老师门诊,下午上课。课程内容除了四大经典以外,还有当时国内中医院校“五大名校”的教材。有意思的是,张沛虬的儿子张子久也在这个学习班中。文革前的“西学中”和20世纪70年代宁波卫生学校开办的10期西学中班、文革后的五年制中医大专班,都有张沛虬的身影。
20世纪50年代初,张沛虬开办的中医内科启水诊所,今国医街56号
张沛虬对宁波的中医事业发展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1957年,张沛虬筹建了苍水联合诊所(今海曙区中医院)并任所长。1977年,他与钟一棠、宋世焱、刘中柱等宁波诸位名医共同创建了宁波市中医院并任业务副院长兼医务科长。1984年退居二线后还担任医院的技术顾问。据张子久回忆,那时,经常半夜有人来叫门急诊,父亲总是二话不说,起床急急赶去;夏天时常有人中蛇毒,半夜去指导抢救的次数就更多了。
张沛虬的医学著作
张沛虬1983年被授予“浙江省名老中医”称号。1991年被评为第一批全国五百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老师。1992年被评为全国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张沛虬和他的学生们
张沛虬治学严谨,经验丰富,门诊之余仍勤于钻研,总结临床经验,笔耕不辍,著作有《仲景方临床应用》《药对经验集》《中医临床手册》等专著。
薪火相传,悬壶济世
张家是个医学世家。张沛虬的七个子女中,有三位做了中医,他们是张子久、张子才、张子言,还有两人学西医;孙辈中只有一位从医,即张子久之侄张增祥。全家人算上媳妇,共有九人从事医学事业。至于带出来的学生,那就不计其数了。
宁波中医甲班学生与老师合影,左一为张子久,中为张沛虬
当张子久自己做了58年医生后,对父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中医讲究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及辨证施治,对待病人要以人为本。久而久之,医者自身的性格也发生了改变:以达观的胸怀作为人生态度,有质生存追求健康长寿,以包容之心、耐心来审视身边事,和谐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相由心生,心境平和,心态豁达,面貌自然也就显得年轻了。
作为家族第三代唯一的中医,从小跟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的张增祥是一位很有思想的年轻人。谈起当初是如何入了中医的“坑”,他很幽默地说道:“我小时候爷爷已经退休了,上午门诊下午休息,所以我对爷爷工作是不是辛苦并没有直观的感受。而且爷爷家里藏书很多,我年纪小,虽然医学类的书看不懂,但历史哲学文学类的书还是很喜欢的,那时候就觉得当医生有这么多书看,还是蛮有趣的。”张增祥从浙江中医学院(今浙江中医药大学)毕业后跟着爷爷抄方,“当时还没电脑处方,所有方子只能手写,我半天就能用掉一支半水笔,手臂都感觉不是自己的了,这才体会到做一个医生的艰辛。”
光阴如梭,一眨眼功夫,张增祥从医也有十四五年了,对中医也有了自己的体会和感悟。“说起中医,就说到秘方。但是,最值钱的不是秘方,是思维方式。”张增祥觉得,他应该像爷爷那样善于思索,善于汲取新的东西。中医是中国国粹,从事中医的人应该着重提高人文修养,对病人要充满人文关怀,而且要关注社会,关注整个中医药行业。他结合临床工作撰写的《中药专利保护刻不容缓》《中药材GAP强制认证刻不容缓》等社情民意被全国政协和中央统战部《零讯》录用。
古人有“医不三世,不服其药”之说,虽然略微夸张了些,不过中医家学渊源,代代相传,继承发展,使臻完美,而成世家,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而以张沛虬为代表的四代医者始终秉承着“勤求医道,勇于突破”的精神,不断追求医道,不断突破医术,对自己永不满足,精益求精,永不停息地让自己进步,使自己能够以更高的眼界跳出同时代的医学格局,这大概就是张氏内科传承不息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