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our Home

精诚勤和 护佑健康

曲溪湾潘氏——握手术刀的中医世家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门诊部 http://www.zjxhzy.com 2019-06-12 14:15 出处:《学会中医》第十八期 作者:朱寅编辑:@Jammly
《周礼·天官篇》把医生分为疾医、疡医、食医和兽医四大类,其中疡医主治肿疡、溃疡、金创和折疡,即古代外科医生的总称。所以,不要再以为中医只有开方吃药,至少在汉朝,中医外科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了

曲溪湾潘氏外科中医博物馆

 

《周礼·天官篇》把医生分为疾医、疡医、食医和兽医四大类,其中疡医主治肿疡、溃疡、金创和折疡,即古代外科医生的总称。所以,不要再以为中医只有开方吃药,至少在汉朝,中医外科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了。

 

所谓“疡”,字从疒从昜。“昜”意为“扩散”。“疒”与“昜”联合起来表示“脓肿的扩散”。疮疡实质上是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一切体表化脓感染性疾病的总称,包括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是中医外科疾病中最常见的一大类病症。

 

而“疡医”的主要工作,就是拿起手术刀,割治溃烂皮肤、腐烂肌肉。

 

太湖流域湿热偏盛,而且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历来老百姓嗜食肥甘,喜鱼蟹、羊肉之类,所以疔疮、疡症患者较多。因此不难理解,浙北地区多“疡医”,也多“疡医”世家。

 

缘自德清的潘氏外科,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传承十二代,历经两百多年,医著甚丰,形成了浙江省中医外科学中的“曲溪湾潘氏外科”流派,学生遍及湖州、德清、吴兴、长兴、安吉、孝丰以及安徽、上海等外省市,为江南外科大派之一。

 

百年老宅

 

德清钟管镇曲溪湾,数百年来流传这样一句话:“东舍墩上出相公,曲尺湾头出先生”。意思就是东舍墩倪氏世代耕读,出秀才相公;而曲尺湾的潘氏世代行医,多郎中先生。曲尺湾是东苕溪的一支,出德清城关到了曲溪村,形成了几个转弯,曲曲折折,流水绕村,故而称为曲尺湾,又叫曲溪湾。这条小河,就是潘氏外科的起源地。

 

年前的一天,我们随德清县中医院的同仁走访了曲溪村。

 

据当地村书记介绍,解放前潘家是这里的大户人家,几乎整个村子都是潘家的。历经几十年的改造、改建,如今只剩下两幢房子,一中一西。其中一整幢中式风格的两层古建筑,梁柱上雕刻着精美的花鸟走兽,各具神态。村支书说,这幢房子过去是潘家的学堂,用来教育子弟读书学医。2017年,村里将其改建为“曲溪湾潘氏外科中医博物馆”。

 

欧式风格的潘氏老宅

欧式风格的潘氏老宅

 

博物馆的前面,临河处有一幢民国欧式风格的小洋房。它与周围的建筑风格迥异,乍一看还有些突兀。我不禁好奇,在江南水乡的犄角旮旯里,怎么会有这样一幢奇怪的西式建筑呢?

 

原来,小洋房也是潘氏的故居,具体建成年份不详,应是清末民初时。潘氏的一位医生治好了一个从上海慕名而来的病人,为了感激医生,病人出资在村里建了一幢小洋房相赠。

 

潘氏故居前的私家码头

潘氏故居前的私家码头

 

小洋房前建有青石板铺就的潘氏私家码头。旧社会以水路运输为主,远道而来求医的病人,都会在这个码头上岸。因为很多病人会半夜赶来排队,以前码头上还有一盏煤油路灯,晚上点亮,方便病人靠岸、停泊。

 

潘氏外科在清末已经有弟子一百多人,桃李遍江南。据记载,东南湾、袁家汇外科都是曲尺湾外科的分支。当年凡提到中医外科,都以自称是曲溪湾门生为荣。附近如戈亭名医张阿祥、水栈里张岐轩、东兜郎沈德芝、东衡蔡锦荣、山水姚永芳、洛舍陈振麟、下舍赵凤声,都出自潘氏门下;外县知名者,不可胜数。难怪潘家需要建这么大的房子来当学堂了。可以说潘氏外科是中医外科医学在湖州继承发展的重要体现。

 

我眼前不由浮现出这样一副场景:把时光拨回一百年前,如今冷清的码头,停满了来自江浙沪各地的船只,一到晚上便灯火辉煌;今日略显破败的小洋房,彼时人头攒动。它承载了中国医学进程中的一段历史,是中医外科辉煌过去的见证。

 

且让我们走进博物馆,了解潘氏外科的前世今生吧。

 

十二代传承

 

据史料记载,潘氏先世以疡科闻名,至道光年间已传六代。可惜的是,前四代祖先因为缺乏史料,姓名已经无从考证。

 

俞樾题字“术精祝括”

俞樾题字“术精祝括”

 

第一位留名史册的潘氏外科传人,是第五代潘鼎。潘鼎生于清嘉庆年间(约1798年),《德清县志》记载:“潘鼎以中医外科闻名,尤以善治疔疮为最”。潘鼎之子潘旭,字东阳(1821—1894),科举中秀才功名,他在辨证施治中常常以疮疡疔属于经络而分析病因病机,且重视整体内外兼施。

 

第七代潘吉甫(1840—1899)、潘申甫(1844—1925)兄弟彻底打开了潘氏外科的兴盛局面。他们曾与弟子成立“曲溪国医研究会”(又称曲溪研究医学会),每逢三、六、九聚会一堂,阐述病例,整集心得,后代将曲溪湾国医研究会收集的验案及祖医案计三百六十余例,按家传《疡症歌诀》编排顺序,编成《曲溪湾疡症心得集》十册。兄弟俩还注重医著,吉甫编著《疡症歌诀》《外科汤头歌诀》《痈疽辨证歌诀》《内证方药治歌诀》《内科汤头歌诀》《分经用药性赋》《经脉歌诀》《察舌辨证歌诀》《外用方药》;申甫撰有《周身名位骨度》《内经十二官》《六淫问答》《七情论》《揣摩集》,编辑《运气要诀》《时用妙方》《游丹十症》等著作。这些著作基本形成了曲溪湾潘氏外科学术经验的书面资料,成为学术流派的基础。

 

曲溪湾故居的博物馆正厅中挂着一块“术精祝括”的牌匾,此乃德清人、清末经学大师俞樾所赠。俞樾当年因患痔疮多方医治无效,便来到曲溪湾找潘申甫就诊。潘申甫对症下药,治疗数次便告痊愈,俞樾于是向他赠送了金字匾。“术精祝括”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呢?《周礼》记载“疡医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刮杀之齐”。“祝药”指敷药,“刮”是以刀刮除脓血腐肉,古时“括”与“刮”通用;“杀”是以腐蚀药物除去恶肉或剪去腐肉。

 

第八代起,潘氏内科人丁兴旺起来,有精通内科的潘青泉、考上举人的潘莲舫、著有《初学医法入门》《临症指引》的潘青时等继承家业。

 

第九代为潘氏外科鼎盛的一代。同辈八人行医,各自发展,各具特色,有多人走出曲尺湾,到了上海、湖州、塘栖等地。潘春林(1900—1968)是其中的佼佼者,他随父亲潘莲舫迁居湖州,开设“稻香书屋”,藏有传徒课本及医籍百数余部,弟子学生二百余人,遍及江、浙、皖等省。他曾审定炒、煅、煨、制、提等28种方法,对斑螫、砒枣等50余种外用药物的炮制尤有独到之经验,在浙东、太湖流域素负盛名。潘春林于1952年组建“湖州市杨家弄中医联合诊所”并任主任,1956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一批名老中医;1957年四大诊所合并,组建湖州市中医院,他被推选为院长。潘春林曾审定炒、煅、煨、制、提等28种外用药品的炮制方法,保持和发展了中医外科用药传统特色和配置,冠名为《湖州市中医院外科外用药协定处方》;著有《潘春林医案》。湖州市中医院中医外科汇集了以潘春林为代表的“曲溪湾潘氏外科”等多家外科流派之精华,沿用外科外用药80余种,其中青云散曾列入1988年版《浙江省医院制剂规范》,疔疽软膏1990年在首届中国中医药文化博览会上荣获“神农杯”优秀奖。

 

潘氏医案珍藏集

潘氏医案珍藏集

 

潘氏外科第十代有子弟十二人,均为民国或共和国时期成长起来的中医骨干。其中潘斌璋编纂《浙江省临床经验选辑·外科专辑》,1953年撰有《中医外科进退疗法》《医学经纬》等。潘春林之子潘嘉矿整理出版《潘春林医案》和整编、校点首部断代大丛书《近代中医珍本集·外科分册》部分内容;主持整理总结湖州市中医院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等书籍9部;撰写《潘春林外科学术经验选介》《给邪于出路是中医外科诊治疾病的一项基本原则》《辛木十香膏外贴治疗良性肿块》等28篇文章在全国、省级刊物发表;他还将祖传的辛木布膏与十香散有机结合,外贴治疗乳癖、乳房发育异常症、肉瘤、瘰疬、流痰等疗效更为卓越。

 

潘氏第十一代、第十二代均有子弟从事中医工作,家学未断。

 

辨证施治,内外并重

 

潘氏外科学术观点主要来自《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潘氏传授弟子的启蒙书《疡症歌诀》,就是以《外科心法要诀》为蓝本,将原有的330个病名,缩成290个,并作了文字修改,使之诵读顺口,容易领会。潘氏内科还将温病学说融会于治病之中,根据发病部位和病情轻重,按温病卫气营血辨证。

 

潘氏外科外用药

潘氏外科外用药

 

潘氏外科曾经用过的外科器械

潘氏外科曾经用过的外科器械

 

第九代传人潘春林在前人的基础上做了更系统的总结和提升。他主张内外并重,内治法则以“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之意,且疮疡初起阳实之证,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为主。

 

潘春林认为,痈疽所发的部位不同,辨证不同,用药也不同,需要医生灵活组方。比如疮疡发于颈项部以上的,多由风热、风火、风痰所致,常用疏风散热、化痰解毒消肿。发于身体中部、躯干的,需进一步细分:胸部的痈疽多由肝脾郁结、气滞血壅或肝胆火毒,郁怒而成,内治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基础上加行气药;腹部的痈是因为腑气失调,故佐香附、木香等;腰部的痈由肝肾两亏湿邪阻滞,治拟调补肝肾,清热渗湿,活血化瘀。下肢痈疽大部由湿热湿火所致,以萆蘚渗湿汤渗湿解毒,加减用之。

 

中医外科与我们印象里的中医不同。很多人提到中医,就是“望闻问切”外加喝汤药,而中医外科则在四诊之后还要动刀,内治、外治相结合。在外治上,“下吊”是潘氏外科的一大特长:头面疗疮初起,疮顶色紫凹陷,肿硬根坚用香(线)吊,卸肉疔和烂皮疔延烂不止时,在肿硬起块皮色已变的边缘处用水吊。潘氏秘方中还有各种不同的粉霜类药,针对不同的病情使用:分为止烂祛腐、拔毒祛腐、提脓拔毒、清热拔毒、拔毒生肌、生肌敛疮等等,这些药粉、药膏常单味应用,亦有配伍应用;哪怕是同一疮面,也会根据不同阶段的病情病况,应用多种不同功效的药品。

 

潘氏外科注重实效不尚空谈,承家学而广撷众长,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学术经验。

 

潘嘉矿

潘嘉矿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卫生意识的提高、生活习惯的改变,潘氏所擅长的疮疡外科,发病率已越来越低。那么潘氏外科是否会面临消亡的危险呢?原湖州市中医院副院长、潘氏外科第十代传人潘嘉矿认为,虽然当前的大环境下,中医外科日渐式微,但也并非完全无用武之地。曲溪湾潘氏中医外科之所以能够流传百年、长盛不衰,是因为他们能够勤于思考创新,擅治疑难杂症,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时代在发展,疾病谱也在变化,一个中医世家若想长盛不衰,必须能够适应时代,用精湛的医术解决百姓疾苦。

 

我们衷心祝愿潘氏外科这样优秀的传统医学能够在新时代脱胎换骨、推陈出新,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声明: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jammly@qq.com)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