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our Home

精诚勤和 护佑健康

湖州杨氏:中医外科大有可为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门诊部 http://www.zjxhzy.com 2019-06-12 14:29 出处:《学会中医》第十八期 作者:穆建聪编辑:@Jammly
八十六岁的杨泰生每周要上五个半天班,由于年事已高,每次限看50号,或起早或网约,或跟先生商量加号,可谓一号难求。这天十一点,临近下班之际,我们来采访杨氏外科,杨老诊室门外,患者还在排着长长的队,门牌上写

八十六岁的杨泰生每周要上五个半天班,由于年事已高,每次限看50号,或起早或网约,或跟先生商量加号,可谓一号难求。这天十一点,临近下班之际,我们来采访杨氏外科,杨老诊室门外,患者还在排着长长的队,门牌上写着:“皮肤科·杨泰生”。杨泰生不是湖州著名中医世家杨氏外科第二代传人吗,怎么看起了皮肤科?

 

杨氏外科名中医工作室团队

杨氏外科名中医工作室团队

 

来求诊的病人太多,我们将采访目标锁定了隔壁诊室杨老的女婿——浙江省名中医、湖州市中医院皮肤科主任中医师、浙江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杨氏外科第三代传人程祖耀医生。

 

起于清末

 

程医生说,杨氏外科起初就是“疡医”。相对而言,湖州杨氏外科是个“年轻”的中医世家,传承四代。但时至今日,其声名丝毫不输给别的世家。杨氏外科的第一代创始人便是湖州四大名医之一、湖州市中医院元老之一的杨詠仙先生(1897—1979)。

 

杨詠仙,字天喜,湖州新兴港人。杨詠仙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十六岁就跟着吴兴后浜兜名医李梦莲习医,十九岁便独自在湖州东门圣堂湾(后迁东街)设诊所。

 

杨詠仙开诊不久就名声大噪,四方皆知,圣堂湾河浜(原湖州蒸谷厂地方)经常停满载病人来看病的船只。每天看完门诊,杨詠仙时常还要出诊,旱路用轿子,水路用驳船,船舱内还装了干电灯方便看病。那些起早排队的病人经常在清晨看到杨詠仙的身影,都道杨先生起得真早,实则是杨詠仙出诊回来。

 

杨氏外科学术著作

杨氏外科学术著作

 

杨氏外科主要秉承王洪绪《外科证治全生集》的思想,认为疮疡虽为发于外,实根于内,提倡以“温补气血”和“以消为贵,以托为畏”的原则治疗阴证,并善用温补法治疗寒痰凝滞的疮疡阴症。此外兼通陈实功的“正宗派”、高秉钧的“心得派”、吴谦的“金鉴派”诊治疮疡之法,亦学习现代医学的诊疗技术,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

 

杨氏认为,手术切排是外科疡医的看家本领,深部脓疡切排是否及时准确,是疾病早日治疗,解除痛苦的关键。切开过早,脓排除不干净,疾病不能顺利治愈,不但病人会多受痛苦,而且会因损伤组织导致病情加重;脓过熟没有及时切开,则会损筋伤骨,延长病人的病期。除此以外,辩脓要有丰富的经验,解放前,没有B超及抽脓针管,要找准最佳切开位置需要仔细触诊。选出最佳切开部位、切开大小,防止造成袋脓,必要时可用手术刀柄探入脓腔;针对窦道瘘管,要用探针或药线探查深浅及走向,每一步都需要认真细心、胆大负责。杨詠仙在遇到疑难重症、需要手术的病人时,常蹲在病榻旁边用手指辩脓,有时长达半小时之久,学生不堪长时间在旁蹲着侍诊,两腿酸麻,早已几次蹲站休息,但杨老却还稳如磐石。

 

为了便于百姓看病,杨詠仙的门诊还常备有多个斗笠,用于突然下雨时给患者使用,以免雨淋受凉而加重病情。不但如此,杨詠仙还常常赠送外敷药给贫病者,并常年与东街沈益大药店建立“金折”(类似现代的信用卡),凭“杨詠仙金折”替病人撮药,等到阴历年节时再一并由他付清药款。

 

从事中医外科60余年,杨詠仙先后培养学生100余名,分布于湖州市三县两区及苏、浙、皖周边地区,成为当地中医外科骨干力量,在浙北地区形成了有影响力的“湖州杨氏外科”。

 

继承衣钵

 

杨泰生医生是杨詠仙长子,十六岁起跟随父亲学习,抄方、制药,帮父亲诊治病人之余,杨泰生还去中医教育家、名中医李修来及朱承汉处学习了三年的中医基础理论。

 

杨泰生与病人在一起

杨泰生与病人在一起

 

1956年,年方22岁的杨泰生取得中医师开业许可证。1957年杨泰生脱产去杭州浙江中医进修学校学习1年,结业时理论考试总分获全班第一名。1990年杨泰生被湖州市卫生局评为市名老中医,1989、1992年两次评获省级最佳、优秀医生殊荣,1997年曾列入湖州市学术、技术带头人。2001年被浙江中医学院聘为兼职教授。2002年正式退休后,杨泰生接受湖州市中医院的返聘,一直工作至今。2017年10月在建院六十周年院庆时他还被湖州市中医院授予“终身荣誉奖”。

 

据程祖耀医生介绍,杨泰生不仅善治疮疡,对Ⅱ度水火烫伤、糜烂性湿疹、鹅口疮、骨关节退行性病变、乳腺疾病、甲状腺疾病、各种皮肤病、脉管炎等,都有独到的见解。为什么杨老会如此“多能”,程祖耀医生给我们解释:湖州传统的中医外科以疡科为主,但现在生活卫生条件好了,疾病谱也发生了变化,得疮疡的人越来越少,若不能与时俱进,杨氏外科只能日渐萎缩。出于多方面的考虑,杨氏开始探寻新的出路,将突破口放在了需求越来越大的皮肤科上,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比如,前些年他们遇到了一个烧伤病人,掉进石灰缸导致臀部下肢大面积烧伤(大约40%—50%),还并发绿脓杆菌感染。患者转到湖州市中医院,在杨老团队的努力下,止住感染,烧伤部位的皮肤获得再生修复,免去了植皮之苦。

 

程祖耀点“液氮”

程祖耀点“液氮”

 

说话间,一名女子进来就诊,程医生拿出一根棉签,点在了姑娘的脸上,随后棉签冒出了白烟。程医生和女子交谈了几句,不过几分钟,女子就结束了就诊。这个会冒烟的是什么神奇的东西?也是杨氏外科的祖传秘方吗?程医生微笑说:“你们误会啦,这是液氮,刚才在做冷冻治疗,我们中医也应不断学习现代医学的治病方法,要跟得上时代变化啊。”

 

良药犹在

 

说到祖传秘方,我们从进门就注意到程祖耀医生的诊室内有满满一大柜瓶瓶罐罐,全是药剂。“十面散”“青黄调”“金黄膏”等等,种类繁多、摆放整齐。程祖耀说,这些药剂大部分是湖州各个中医外科世家贡献出来的祖传外用药。我们不由感慨,这不是一柜子药,而是一柜子宝贝啊!

 

金黄膏

金黄膏

 

杨氏外科从不藏私,杨泰生甚至还将杨氏外科的祖传药剂无偿分享给来医院进修的医生,让更多的人获益。杨氏外用药种类极多,1988年,国家卫生部中医司领导来湖州市中医院指导工作时,还现场清点了杨氏诊室里陈列的外敷药,膏、散、酊、锭等各种制剂共计63种,称赞湖州杨氏外科外用药系列保留得非常完整,在全国实属少见。

 

程祖耀开始向我们“盘点”起这些宝贝来:“看,光是针对痈疽疔疖类感染性疾病,就有十面埋伏散(即十面散)、八仙丹药线、生肌散、金黄膏、疔疽膏、紫草膏等。十面埋伏散提脓拔毒,八仙丹药线提脓祛腐、兼做引流,生肌散生肌敛疮。还有啊,青云散治疗霉菌性感染,青黄调治疗糜烂性湿疹,烫伤灵治疗水火烫伤,蠲痹酊祛风止痛,痤疮净祛除粉刺痤疮,四黄液治疗火疮、疱疹,复方冻疮散熏洗治疗冻疮……其中,烫伤灵散剂、蠲痹搽剂、痤疮净洗剂等是杨泰生不断吸取现代医学好的治疗方法,在继承家传外用药的基础上,改进创新的外敷药。”而程祖耀医生负责完成的以青黄调和黄金膏为对象的《杨氏青黄调治疗糜烂性湿疹的临床应用与研究》与制定《毒蛇咬伤诊疗规范》两项市级科研课题还分别荣获两项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三等奖。

 

制剂工具

制剂工具

 

我们问起这些药剂是不是医生自己做的?程医生告诉我们,湖州市中医院有一个制剂室,专门炮制这些制剂,而且“外用药制作法”已被列为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于是我们直奔制剂室,想要一探究竟。可惜我们不是药剂专业人员,按照规定不能进入生产区域。

 

制剂室主任徐惠平老师告诉我们,制作这些制剂十分耗时耗力,但因为治疗效果良好,对于百姓来说比较便宜实惠,医院便不计成本地做了下去。好在现在很多制剂都是半机械化的,若是以前就更费劲了。“如十面散,先从药房拿来饮片,经过初步加工,再经过粉碎或提取,最后混合制成成品。提取一般用水煮或油煮,不同的药剂提取方法或有不同。即便现在制作,这一套工序下来至少也要一个星期,产量还不多,也就诊室柜子里那么一罐多。”主任说,主要是后期研磨需要花很多时间,要用巧劲,药粉要细到摸上去能沾到毛孔上,才算研磨到位。现在研磨这道工序还是老带小的方式,新人除了师傅提点,更多要靠自己体会琢磨,往往经过十年以上,才能独自上手。

 

如此珍贵的制剂,医院只适当收取一些治疗费,现在像湖州市中医院这般极力保留传统工艺的医院已经不多。在过去的采访中,我们也经历过有的中医外科医生兴高采烈地和我们谈起他收藏了二十多年的“宝贝”,但回头一找,医院却早已将那些药物和制作工具收拾地不知所踪。

 

2016年12月湖州市中医院组织创建“杨氏外科名中医工作室”,杨泰生担任工作室顾问,程祖耀担任工作室负责人,团队成员有8人,其中副高2人,中级4人;2017年12月省中管局批准创建“浙江省程祖耀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程祖耀医生担任指导老师,王文达医生为工作室负责人。目前,杨氏外科的第四代传人有熊洁勤、王文达、程钊、陆方方、陈刚、包兴兴、房梁柱、何琪璋等人。

 

行文于此,杨氏外科生命力旺盛的秘密昭然若揭。

 

声明: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jammly@qq.com)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