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our Home

精诚勤和 护佑健康

张永华:治疗睡眠障碍需要从“生物—心理—社会”多管齐下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门诊部 http://www.zjxhzy.com 2021-02-18 16:03 出处:浙江省中医药学会 作者:张永华 朱寅编辑:@Jammly
  世界范围内约1/3的人有睡眠问题,中国有各类睡眠障碍者约占人群的38%,高于世界27%的比例。

 

世界范围内约1/3的人有睡眠问题,中国有各类睡眠障碍者约占人群的38%,高于世界27%的比例。

 

众所周知,良好的睡眠是提升人体免疫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只有享受健康的睡眠,保持适当的运动,才能构建美好生活。

 

在过去的40余年,睡眠医学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日益受到重视,涉及呼吸、心血管、生物节律、基础研究、药物学、心理学、中医中药学、环境等各学科领域。睡眠障碍不仅危害健康,也危害家庭和社会,睡眠障碍不仅是医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没有睡眠健康就不能实现全民健康,睡眠医学事业的发展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日,编辑部邀请了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浙江省名中医张永华教授,和大家聊聊睡眠健康这件事。

 

记者:晚上经常睡不好的人,算不算失眠呢?

 

张永华:如果你觉得睡不好,可以先问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以便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

 

最近是不是工作压力有点大?心情是不是紧张不安?

 

晚上是不是入睡困难,在床上辗转反侧时间>半小时,都无法入睡;且易醒多梦,一晚上醒来次数>2次,睡眠时间<6小时。

 

第二天有没有感觉到不舒服?是不是感觉不太精神?

 

如果这种状态是最近才有的,持续一两个礼拜以内,那么不要过分担心,你只是有“睡眠问题”。通常由于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引起。全世界三分之一的人,都会存在这样的现象。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放松心情即可。失眠原因祛除后,失眠就会痊愈。

 

记者:何种程度的失眠需要找医生呢?

 

张永华:如果情况比较严重的话,我们就叫睡眠障碍。

 

如何判断是睡眠问题还是睡眠障碍?

 

每周大于三次;

 

第二天明显感到疲劳不安、无精打采、反应迟缓、头晕头痛、且注意力不集中;

 

持续时间>1个月。

 

这就是睡眠障碍,需要医学手段进行干预,找出睡不好的症结所在。

 

睡眠障碍包括7大类,七八十个子类,二百多个分类,最常见的就是失眠、睡眠呼吸障碍、嗜睡障碍、睡眠节律的改变(白天睡觉晚上不睡觉)、异态睡眠(梦游、梦魇、磨牙)等等。

 

记者:严重的睡眠障碍会造成什么后果?

 

张永华:毫无疑问,长期睡眠障碍会引发焦虑焦躁、抑郁暴躁等情绪障碍。时间一久,会明显影响生活质量、工作学习效率、甚至影响性格。

 

睡眠障碍如果不能及时的治疗,甚至可以出现器质性病变。比如心脑血管疾病的高血压、心梗;神经系统疾病的头痛、耳鸣;生殖系统疾病如不孕不育,因为睡眠不好,下丘脑、垂体受影响,内分泌激素会紊乱,连续熬几个夜的,女性月经会紊乱,男性的性功能也会受影响。

 

此外还可能引起高血压、皮肤病、消化性溃疡、急肠炎、支气管炎、糖尿病,老年人痴呆、帕金森甚至癌症等等。

 

上述疾病在治疗的时候,也需要考虑到睡眠障碍这一因素。

 

明 戴进 《关山行旅图》

 

记者:听上去很像中医的整体观。

 

张永华:的确如此。近年来,医学界已经认识到现代医学即生物医学模式的局限性,开始再三强调“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一个疾病的发生,以及最后得到治愈,不仅与生物体本身有关系,还与生物的心理状态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这种模式和祖国医学“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是不谋而合的,即人与自然事物、自然规律和自然结构的统一。

 

 

记者:治疗睡眠障碍是否也应该遵循生物—心理—社会的模式呢?

 

张永华: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人为什么会发生睡眠障碍。睡眠障碍的突出特点是发病原因差异大。心理学上有个3p因素,即易感因素(predisposing factor)、促发因素(precipitating factor)和维持因素(perpetuating factor)。

 

易感因素是指睡眠障碍的发生与睡眠调节中枢的发育和个性发展有关。前者为生理原因;后者为心理原因,一般而言,敏感、追求完美、多思多虑的人容易睡眠障碍。

 

促发因素或者诱发因素,大部分与社会生活有关,比如生活和工作中可能遇到的诸如疾病、生活事件之类的困扰,可以诱发急性失眠。

 

维持因素是指一些生活习惯或者性格问题,会使得失眠状况持续下去,比如卧床时间过长、抽烟喝酒、扰乱昼夜节律、睡前玩手机等等。

 

每个患者发病原因不同,那么医生也要针对不同的病因,治疗手段不尽相同,大概有心理治疗、物理治疗、西药治疗、中医治疗四类。

 

首先要改掉生活里的坏习惯。在床上就做床上的事,不要坐在床上看电视、玩手机、看书等。下午三点起绝对不要喝刺激、兴奋性饮料,也不要喝酒;睡前2小时不能大吃大喝,不能进行激烈的体育锻炼或娱乐活动。卧床时间一般不能够超过8小时,绝对不能超过9小时。不能过早睡觉,也不能赖床。晚上没有睡好,早上也要按时起床。中午疲劳可以躺在沙发上小睡,不能超过半小时。

 

其次,通过情志调摄,塑造一个良好的性格。这也符合中医的心身共治、形神合一的理念。

 

最后是药物治疗,可用中医中药调理阴阳。睡眠障碍往往由于阴阳不合,根据不同人的不同生理心理条件入手。同时食疗调理,根据病人的体质辨识,吃适合他体质的食物药物。

 

 

记者: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如何改变一个人的性格?

 

张永华:性格难移,但不是不可移。当然,塑造性格不是朝夕即改的事情,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段来学习。

 

我国的睡眠障碍发病率高达38.2%,远远高于世界平均值27%,这个社会文化的氛围整体比较焦虑、竞争压力大有关系。升职加薪要焦虑,买房买车要焦虑,小孩读书更焦虑。我们改变不了社会,但是可以从自身开始改变,尤其是失眠的人、情绪急躁的人,必须学会放下,学会心胸宽广,调整焦虑的心态。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不如意事情十之八九,不如看开点、淡定点。心事重的人就千万不要在家聊工作、聊家庭琐事了。看看新闻、八卦、娱乐节目,也是一件快事。建议太过焦虑的人,可以看一些传统国学书籍,尤其是中医、道家、佛家方面的书。

 

《黄帝内经》说“恬淡虚无”。《黄帝内经》背得好的医生是不会焦躁的,我每次一背诵《黄帝内经》,就不想当院长了。人也许应该活得恬淡一点,自由自在一点,逍遥一点。我们的医生也要学着不焦躁,通过自己的放松感染病人。

 

所以我经常会给病人推送一些传统国学的文章,让他们写学习心得。淡定、宽容、糊涂、舍得、别劳心,我们关注的70%的事情是可以忽略的。过个半年、一年,病人的性格很可能会有不小的改变。

 

我们还会教病人一些控制情绪的方法。此外还有中医导引术、深呼吸、按摩、太极拳、瑜伽、休闲度假、慢跑散步(慢跑时一定要注意调整呼吸)等活动都有利于放松,但这些活动要在睡前2小时结束。值得注意的是,八段锦对失眠患者未必合适,患者不要盲目学习。

 

如果上述手段效果不好的话,最后一步是西药。轻度失眠可通过心理行为治疗及养生来干预,但重度失眠必须通过药物治疗才能够解决。

 

 

记者:说起吃安眠药,公众总有种抗拒心理,是否必要呢?

 

张永华:我们要记住一句话:急性失眠不要忌讳用安眠药,慢性失眠不要养成依靠安眠药的习惯。

 

单用安眠药一般情况下适合于短暂失眠,如果一个月内偶尔失眠一次,今晚睡不着了,吃一片安眠药睡个好觉。

 

但是安眠药有依赖性和耐受性。若每周服用超过三天、连续2-3个月就容易发生药物“上瘾”,不一定适合慢性失眠的人。慢性失眠原因复杂,单纯靠安眠药是不能解决的,长期吃会耐受失效,到最后吃了也没用,不吃更糟糕。

 

很多人一味认可吃中药,非常排斥西药,这个非常不可取。中医中药对轻、中度失眠有效;重度失眠则需要联合使用西药,中药可以明显提高西药的效果、减轻药物副作用,并能够增强体质。

 

此外,治疗失眠的药物有很多种,常用的有镇静催眠药(平时俗称的安眠药)、抗焦虑抑郁药、抗精神病药、抗过敏药。严重、慢性失眠或伴有明显的焦虑、抑郁、强迫症的病人,大多需要西药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西药的治疗必须要有专业医生的指导。

 

声明: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jammly@qq.com)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