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关不用一丸泥,
自有长城鸟鼠西。
剩与故人寻土物,
腊糟红麴寄驼蹄。
—宋·苏轼《次韵钱穆父马上寄蒋颖叔二首其一》
红䵂即红粬。许慎《说文解字·麥部》曰:“䵂,麦核屑也”。红粬的早期用途是发酵做成腊糟,用于河西走廊经瓜州进贡的食品的增香、去腥、防腐等,而后发展到跨界多用途,如酿酒、入药、入膳等。
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的乌衣红粬制作技艺,将古老的传承载入当下,也把我们的目光吸引到瓯江山水诗路上的800年古村徐岙底。
古村的颜色
徐岙底位于泰顺县筱村镇,是县域内保存最完整的古村之一。
踩着鹅卵石铺就、一米五左右宽的台阶拾级而上进入村中,仿佛有一种《桃花源记》里“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的既视感—站在台阶的尽头,视野被古树、古屋和稻田充满。
古村入口
村口不远处就是宗族的祠堂—吴氏宗祠。徐岙底村民大多为吴姓,取名“徐岙”与北宋宣和年间的抗乱英雄徐震有关。当时睦州方腊动乱殃及东瓯,仙居徐震率义兵前往吹台山御敌,因寡不敌众,战死沙场。据说战友扶徐震灵柩还乡途中经过徐岙底,其时天降甘霖,解了当地旱灾。乡民认为此天象是徐震英魂显灵,为了纪念他便称此地为“徐岙”。
让人记住一个地方的,可以是它的故事,是当地的人,也可以是那里的颜色。如果用颜色来形容徐岙底,那大概是青、乌、红。
从进村路边的丛丛竹林到村口处的一棵七百年古树红豆杉,以及极目远眺所看到的层峦,都在用自己的语言释义着“青”的各种含义。它们为来者覆上一种生命能量,打开内心深处的喜悦,剥离掉外界的沉重与迷离,像一个初生的婴孩,用“零”的姿态读一本叫“徐岙底”的书。
村中主道也是鹅卵石铺成,或许是因为村民邻玉溪而居,就地取材的古老智慧融入到古村的慢生活中。主道贯穿全村,成为村落骨架,横巷自主道两边延伸开去,连接起一座座古老的宅院。石头墙、木造屋,建筑里那抹穿越时光的乌褐色让这个小村既古老又新鲜。民居前有宽敞的空地,多种植蔬菜,还有稻田散落其间。国宝级廊桥文兴桥与古村遥相呼应,静默无言。
而关于“乌”和“红”,徐岙底有自己独特的表达—红地起乌衣!
乌衣红粬的迷人味道
唐代诗人李贺在《将进酒·琉璃钟》中这样描述红粬:“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红艳可爱的酒色,因红粬的加入变成如琥珀般的光怪陆离。这一味传承千年的特别存在,在徐岙底却是农家的日常。
村内的个人红粬加工点
沿着主道行进不多时左转,即看到一处宽敞的院子,那里就是红粬展馆和红粬工坊,在其右侧不远处就是村里经营红粬加工的志文工坊。
历史上的徐岙底以红粬制作而闻名浙闽一带,这里生产的红粬皮黑质丹,故名乌衣红粬,因质优而闻名浙闽一带。明《泰顺县志》载∶“然至十月,则家无不酿,谓之大冬酒,故有极陈美酒。”清后期及民国时期,徐岙底红粬生意最好,有粬窑100多条,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做粬。泰顺《分疆录》载:“徐岙底村家户皆粬,时各地商贾竞购,挑担脚夫辑岭头耳。”
从米变成红粬,要经过浸泡、蒸炊、铺晾(摊匀)、加醇头和粬娘(接种)、发酵(养花)、浸水(过水)、站窑、出窑、晾晒等工序,全部做好需要六七天时间。
每道工序环环相扣,一处没有做好就得不到优质的红粬。在这些工序中,站窑是米涅槃为红粬的成果显现环节:饭粒表层的黑粬酶粬种开始长出菌丝,由灰白色变成黑色,即“红地起乌衣”,此期间不能再翻动摊匀的饭粒。24小时左右之后,发酵结束,米成为粬。
改建后的文元院
药食同源的生活方式
《本草纲目·谷部·红曲》载:“甘、温、无毒。消食活血、健脾燥胃;治赤白痢、下水谷;治妇女血气痛及产后恶血不尽。”
红粬在徐岙底的应用于日常中可见一斑。
当地妇女坐月子时有喝蛋丝酒的习俗。取一斤红粬酒配三至四个鸡蛋,将红粬酒和姜片放入锅中,用大火煮沸后转小火;而后放入红糖、打入鸡蛋,用筷子搅匀,趁热喝下最好。据当地人说,红粬酒中加入鸡蛋、红糖,具有益气补中、助眠养颜的功效,产妇食用有助于下奶和增强产后体质。
另一道用红粬制作的“硬菜”—红粬酒蒸肉,则体现了徐岙底村民对时间的深刻认知和解读。一条五花肉经过10小时的静置调味才能与红粬酒和酒糟一起经历三小时的文火蝶变,如要以最好的色香味形端上餐桌,那还需封入蒸笼、大火蒸制三小时才能修成正果。倘若你在徐岙底能吃上这道佳肴,那可能是村民待你的最高礼遇。他们相信味道可以成为人与人之间情感传递的桥梁,就像几百年传承不断的乌衣红粬,那味道里有人们的匠心,更是时间的恩赐。
红粬是整个徐岙底的骄傲。2012年徐岙底乌衣红粬制作技艺于被列入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徐岙底有四座规模较大的古民居:门前厝、举人府、文元院和顶头厝,其中举人府和文元院的主人还是叔侄关系,他们撑起了徐岙底文武双全的文化底蕴,也跟红粬一起成为古村长久岁月的见证。举人府的厅堂内悬挂着一块乌色匾额,上书:静以养身。看到的那一刻,心里觉得既安静又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