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县舒洪镇仁岸村地处盘溪最末端,是盘溪、贞溪、章溪三大溪流的交汇点,交通便利,仙仁杨梅更是闻名遐迩。走进仁岸村,既有曲径通幽、古香古色之景,又有朝气蓬勃、热火朝天建设之状,还有“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之感。
雕栏玉砌的防洪堤栏杆、自动翻转的拦水坝、外墙粉刷一新的民居、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曲的村中池塘、古香古色的文化长廊、承载着数代仁岸人记忆的何浩宗祠、安排井然有序的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仿佛都在昭告这个村子的和谐与积淀。
“何浩宗祠”今犹在
国人的家族观念相当深刻,往往一个村落就生活着一个姓的整个家族,仁岸村就是以何氏为主。“何浩宗祠”建在仁岸村村口,所处位置极佳,俨然一方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高大门楼,黛瓦,祠堂巍峨的马头墙黑白辉映,上方的碳素画有种明朗素雅的层次,大门裱以石砖,正门匾额上的“何浩宗祠”四字分外醒目。
进门就是戏台,眼前就是开阔古拙的过殿与两旁厢房的飞檐。青石铺就的地面,极为沧桑厚重,风雨剥蚀的痕迹历历可见,石板缝隙间的荒草萋萋。早年代表族人历史文化的宗祠,总是不吝各种精美的工艺形式展现:朱红护栏、金黄色木狮装饰于柱上,戏台上有藻井,额枋间布满了装饰的斗拱或斜撑,彩绘着各种戏文、花鸟图案。戏台最前面的梁柱上是潘天寿亲书的一副楹联——“清歌妙舞大文章,忠国孝亲真事业”。两侧看台长廊由四根木柱擎起,台面挑檐下精巧的木雕花板饰以寿星仙童及花鸟虫鱼油漆彩画,整个戏台蕴意丰富,构架完美。
建造于宗族祠堂内的戏台无疑是祠堂建筑的一种表现方式,它们承担着旧时农村的宣传展示之用。村里有什么要事或者重大活动,一般都由村干部在祠堂的戏台上宣布,有表演时装上台板,就是戏台。
何公旦在祠堂题的楹联
过殿的梁上是盘龙凤舞的浮雕,龙爪飞扬,又有祥云翻腾。至今仍保留何老的一首楹联:“敦而品厉尔行优而学业智能无奈尔祖考,诚于身齐于家纳于礼义忠信不匮于孝思。”对仗工整,笔力苍劲,和女婿潘天寿的题字交相辉映,楹联所体现的警示语录俨然是独特的发人深省的道德文化教育,被现今仁岸村村民视为珍宝。
仁岸村一角
在悠然不尽的光阴里,祠堂内保存完整的由何老和潘天寿及上一辈村民合力打造的楹联文化、雕梁画栋,是乡间民俗的艺术体现,也寄托着百姓们最朴实美好也最善良简单的诉求与祝愿。
何氏祠堂正门匾额
“何浩宗祠”标志着何氏家族所代表的仁岸村的历史渊源,最重要的是可以供村民聚会。祠堂虽历尽沧桑,至今仍屹立在村中,一直担任着重要的角色。祠堂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世系的传承、血脉之所系处;它凝聚着族人的心愿,饱含着何氏家族的期盼;同时也蕴藏着建设者的艰辛。
祠堂入口的雕花石砖
历史的车轮碾过岁月的风尘,“何浩宗祠”见证了仁岸村人代代相传所延续的尊宗敬祖的传统美德和孝道文化。
一座祠堂,就是一本族谱,也是一部史书。
清名何能及君也
从祠堂出来时,见到村口有个老太太和一个年轻人在桥边悠闲坐着,我们一时兴起,走过去问道:“你们知道何公旦是什么人么?”老人听后略有所思:“何公旦啊,他可是名人,以前在我们村里住过几年。”年轻人赶紧接话:“以前常听我爷爷说起何公旦,他当时还住在我家呢,送过爷爷一件夹袄,他很宝贝,一直穿到过世……”
于是,从当地村民陆陆续续的或亲历或由长辈口传的叙述中,何老及其家人在缙云的生活脉络逐渐清晰起来。
生于清代光绪二年(1876年)的何公旦是杭州人。幼习儒,擅诗词,由儒而通医,博采名家之长而业益精,屡起大症,病家辗转相传,医名已远及湘、滇、蜀、粤、鲁等地。
当时的何老虽在医界已有一定名望,可是为人务实,不尚空谈,即使在医名盛噪之后,仍旧保持每天清晨必研读三小时医书的习惯,对待每一位病人都悉心侦察,对症处治,疗效显著。
1937年抗战的爆发,可以说是何老平稳生活的考验。当时,杭城沦陷,丽水成了大后方。于是,一大批的文人墨客也相继投奔。时任缙云县县长何洪基是何公旦的学生,所以何老投奔了他,携全家人避战乱于相对安全的缙云县。起初,何公旦居于五云镇东门村,后闻舒洪镇仁岸村全村皆为何氏族人,顿觉有了归宿,遂迁至仁岸村。
何公旦一家在缙云时的住处
据村里的老人说,当时村里正热火朝天地兴建“何浩宗祠”,潘天寿是何公旦的女婿,何老虽为一代名医,但又深谙书画,当时便与潘天寿一起为宗祠多处题字,在村里留下了许多墨宝,也为仁岸村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仁岸村大礼堂
何公旦一家人在此度过了战争时期的数年艰难的生活。那段时间,他们与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田园生活让他们倍感温暖,也让潘天寿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多了许多创作的灵感。村民回忆说,当时的潘天寿每天都去田里看毛芋,看它的芽长出来了,长长了……天天在田埂边一蹲就是几小时。当时他画的画不算多,但是也总有外地人过来找他,收藏他的画作。
仁岸村村景
仁岸村后山入口一景
潘天寿既来之则安之,在缙云生活得倒也安然,而何老在缙云生活的前后四年时间里,与当地百姓更是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我们在当地人口中听说这样一件轶事:因为何公旦和县长何洪基熟识,有天县长来探望他,村口重兵把守,村民被警卫拦在村外进不来,何公旦知道了之后就跟县长说——“那些穿草鞋的都是我的亲戚。”村民这才得以自由出入。
何公旦在缙云生活的时候并没有开正式的医馆,但是村里人只要生病都自己寻上门来,不管有钱没钱的,何老一视同仁,尽心尽力地医治。何老对脉诊颇有研究,病家常未开口,他便能将病由、症状一一述出。时隔七十多年后的今天,缙云县的后人常听老一辈人谈起何公旦,即使并未亲见,仍然印象深刻,对何老敬佩不已。
习医为了行医,行医为了济世救民,是何老一生的真实写照。何老迁至缙云乡村时,正值全国抗战最艰苦的阶段,疫病流行、民不聊生,天花、鼠疫、疟疾等急性、烈性传染病随处可见。由缙云县卫生局的李新钟、钭定国所写的《何公旦先生缙云散记》一文中有录——“治白喉高热凶险者,宗《重楼玉钥》养阴清肺汤,常用大剂生地、麦冬、玄参养阴,重用金银花、连翘、黄芩等清热解毒,佐丹皮活血散瘀,取薄荷辛散,木通疏利,使邪有出路,故能获桴鼓之应。”只要村人乃至隔壁一些村子有人得病,何老不顾安危,凭着扎实的医学功底和独到的临证经验,沉着应付,时出奇效。
何公旦曾被安葬与此
1941年夏,何公旦不幸染疾客逝于仁岸村,享年65岁。村民把他安葬于村后的山坡,群树环绕其间。直至50年代,何氏后人在村民的帮助下,才迁坟移葬到别处。即使如此,村里的老人说,每年清明节,那里的果树以及山花总是如期绽放,开得格外明艳。大半个世纪悄然过去了,大园街17号——何老一家人在缙云居住过的房子被完好保存,房东的后人对往事如数家珍,说来惟妙惟肖。
一个医生,如果光有医术,并不足以在生活过仅短短四年的村庄里激起如此声响,唯有医德和人格魅力,才能让人们铭记至代代相传。
何家可谓名副其实的中医世家,何公旦的父亲懂医道,小儿子何任又继承父业,于1938年考取上海新中国医学院,后成为我国首届“国医大师”,医术深得家传,和何公旦一样誉满江南。何任的女儿何若苹是省级名中医,为其父的学术继承人;女婿范永升也是省级名中医,曾任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长期从事中医内科医疗工作。在女儿和女婿眼里,父亲何任做了一辈子中医,不仅在医术上追求精益求精,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更是教会他们如何做好一名医生的使命。而对何仁而言,他秉持一生的医德、医风、医技,是父亲何公旦耳提面命,口传身授之果。回望何老的一生,正应征了孙思邈《大医精诚》里的一段话——“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何公旦心系民生,情怀中医,诚昭日月,他在缙云百姓的心中,今犹有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