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建县于登封元年(公元696年),因为境内有“缙云山”而得名。据北宋《元丰九域志》载:“上(指上县)缙云,州(指处州)东北一百一十里,五乡(万安、景福、官政、仙都、美化),胡陈—镇。”这里的“胡陈—镇”即为今天的壶镇镇。自古称“胡陈”、“九龙”、“孝顺”为浙中南三大古镇,足见壶镇在当时是发达、繁华的重镇。
作为千年古镇,壶镇镇积淀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和颇具特色的传统医药,儒者习医,名贤辈出,精研岐黄,各有所宗。
古有“问松堂”,风雨三百秋
壶镇老街历来分上、中、下三段。南起天妃宫(今新范市场),北至后塘畈,东起上街大门,西行经中街,出下街大门接大桥街,直至贤母桥头。
据《缙云县工商志》载,“民国二十二年(1933),壶镇有南货、酒、米、肉等私营商业百数十家”。这里沿街两侧店铺林立、生意兴隆,是古时壶镇核心的商贸地段。中街和下街的房屋,临街一面多用一块块厚厚的长方形木板———俗称“店门板”依次组合而成。每天到了晚上,按顺序镶上门板,最后两块门板一闩,第二天清晨,店伙计把店门板依次卸下,敞开店门经营。商店有“晋昌”棉布店,“裕昌”、“义和”百货杂货店,“义兴”酒肆;药堂有“问松堂”、“太和堂”,此外还有客栈、饭庄、当铺、茶庄等等。全县有中药店11家,中医传业以家传和私承为主,门诊以中药店内坐堂行医最为普遍。
兴盛时,缙云医家可谓别开生面,内、外、儿、妇、伤、炙诸科并济于世,其中“中药堂以‘问松堂’最为著名”。有传清顺治6年(1649年),壶镇溪头有一户源自兰溪永昌的吴姓人家,主人吴肇麟与下潜应某是朋友。当时的潜姓太公颇有威望,儿孙中为官的很多。下潜村边有颗大柏树和一株名贵的短毛九针松,都是太公亲植。有日吴肇麟前去拜访时在路口的这株九针松下小憩,做了一个梦,说溪头(即后来的“壶镇”)可助其长足发展。吴肇麟醒后大悟,遂在壶镇开了一爿药店,取名“问松堂”,包药的纸上就印有这株松树的图案。
“问松堂”第八代传人吴时兆(又名吴潮)的毕业证书
“问松堂”家传的手抄本
传至吴时兆(又名吴仕朝、吴自朝、吴潮)时已是第八代。民国十二年,吴时兆毕业于“浙江兰溪公立中医专科学校”,系名医张山雷的得意门生。毕业后,吴时兆嗣其父业,在壶镇镇双眼井的“问松堂”坐堂行医,医名鼎盛,也是缙云县当时唯一一位旧制正规中医学校的毕业生。
“问松堂”手抄处方
吴锦均珍藏的医书
“问松堂”内还设有中成药作坊,生产各种丸、散、膏、丹。离“问松堂”200米左右处设有一个鹿园。“悬宰仙鹿”是旧时有实力的药馆年年要举行的盛事,每年择吉日郑重其事举行一次“祭鹿”仪式,以“圣洁之畜”之礼相待,再行宰杀,严格按照秘方配制成大补元阳、健壮筋骨的全鹿丸。是时顾客盈门,不几日即告售罄,迟来者常以购不到为憾事。
医书里夹带的手抄处方单
“问松堂”兴盛时的养鹿园
“问松堂”自清顺治年间创建起,代代相传,主医兼药,救人为先,无分贵贱,尤其在儿科、内科治疗上有独到之处,秘方对付疑难杂症又能药到病除,良医坐堂,几乎天天宾客盈门。直至解放后公私合营,政府为管理医药商业进行统一规划,“问松堂”移至壶镇镇下街,旧址改为医药批发部。至此,“问松堂”已历经了三百多个春秋。
医是世家承,“问松”裔何在?
位于壶镇下街的“问松堂”店铺,如今已另作他用,需步入后堂,见到门楼的墙板上仍保留的白漆红字的毛主席语录——“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以及木板上依稀可见的手写的药材名,才敢确认,原来眼前这座被如今的住户改装过的老房子,就是“问松堂”搬迁后的旧址。
“问松堂”旧址内景
上楼的木梯子逼仄,房梁上遍布灰尘,斗拱的木檐雕花精美又斑驳,屋内的门窗、隔廊、栏杆……木格窗外投射进的光影让这褪色破败的老屋有了一点“回光返照”。曾几何时,在这所前店后堂的药馆里,学徒伙计们在师傅的指点下格斗撮药,又或者把着捣筒,铜杵有节奏的“咚咚”声飘荡在这屋内,闭上眼,仿佛还能闻见那么一丝药香,在这臆想的时光和真实的空间里弥漫开来。
双眼井
旧址的门外,就在下街到中街的拐弯处有一口古井,当地人称“双眼井”。两个并列的圆形井栏,酷似两眼观天,故得名。井并不深,清澈见底。“问松堂”后人、吴时兆第三子吴锦均说,这“双眼井”很神奇,无论干旱多久,井水都取之不尽,保持原有的深度。井水清冽甘甜,除供人饮用外,附近住户还用来治病消恙:酷夏时小孩身上若发了痱子,只要取冬暖夏凉的井水冲洗几次就消了;寒冬腊月手脚生了冻疮,用井水泡几次也就好了。
老街安静又有着烟火气,这里继续有一代又一代人生活着,只是,“问松堂”只能是久远的记忆了,在吴氏后裔及壶镇镇老人们的心里。
吴锦均陪我们重走一遍“问松堂”旧址后回到家,显得有些激动,以及惆怅,为名盛百年的往昔,也为令人唏嘘的现状。现年70周岁的吴锦均是“问松堂”的第9代传人,1963年随父习医,1966年经四清工作组正式安排在父亲身边工作,以继承名老中医经验。体制改革后,“问松堂”归政府所有,主营医药批发,而吴锦均也受聘于缙云县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工作,任主治中医师,一直到2006年退休,兢兢业业。他说,退休后,家人几次商量,是否要重新争取,恢复祖上创立的“问松堂”名号。对此,赤脚医生出身的妻子宋明芬和儿子、儿媳都颇为支持,一度积极奔走,希望能通过申请“非遗”的方式,可以重新博回“问松堂”在旧时缙云医药界的分量。无奈被告知,如果私人力量申遗,必须重建“问松堂”的实体店才能得以实现。种种原因下,此事被一再搁置。
在背诵医学经典、汤头歌中成长的吴锦均,虽为第九代传人,但大女儿和儿子并未从医。问起原因,他一脸的无可奈何——“以前没有西医药,百姓日常的医疗保健全靠中医(草)药作保障,中医师为当地人的繁衍生息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人们对中医师是很尊敬的。可现在,随着西医的发展以及有些人对中医药的质疑,中医从医之路并没有早年那么顺畅和平坦了,作为父亲,我只希望孩子们过得更轻松一些……”他说着这些时,手上给我们展示的是父亲吴时兆的毕业证书、处方和临床笔记、“问松堂”自制“丸散膏丹”配方本、先祖们一代代根据病案总结出的验方、处方逐渐完善、家传下来的手抄本……好些均已起卷泛黄,不过看得出是被妥善珍藏的。
吴锦均说,以前在“问松堂”药馆大堂里还挂有一幅匾额,上书“师是世家承,药乃道地来。风雨三百秋,问松裔犹在”。作为“问松堂”唯一的嫡系传人,他能为之做些什么?吴锦均很茫然,也很无奈。
从创建,到鼎盛,到没落,“问松堂”风雨飘摇了300多年,如今,早已是销声匿迹了。“问松堂”的前世今生,“问松堂”的今夕何年,留给我们的,除了遗憾,更多的是深思和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