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汝文和妻子在自家药铺
提及“畲医”,想起的画面就是背着药篓、拿着锄铲低头寻觅的“青草医”形象。至今,畲医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正是畲族先民在偏僻的山地环境生存,吸收了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医药精华,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心口传承,畲医渐渐自成一脉。
畲医疗法来自随处可见的植物,只要懂得辨识,漫山遍野都是宝贝。房前屋后菜地里,随手拔一把鸡毛草,煎汤服用可治疗咳嗽;山中挖回家的几棵藤类植物,晾干后如同一团干柴,却成为治疗跌打损伤的良药。
当地领导告诉我们,一般而言,每个村寨都有几名畲医,有的已经上了年纪,依旧留守。而有的则因为各种原因迁至景宁县城,自立门面,还是做着老本行。如今64岁的叶汝文,就是和妻子守着这样一间药铺为生。
畲医好用,传承太难
市场路2号,是叶汝文的草药铺,在县城一溜排开的几间同行的药铺中,他的店铺并不算最大,但是带我们前来的领导说——他家的药材是最齐全的,大约有800多味。七八平米的店里,除了一张桌子和门口的玻璃柜面有些许闲置空间外,其余所有地方都被药材占了个遍。
一整个墙面的架子上摆满了各类标注了药名的袋子,靠近了看,大部分名字都很陌生。叶汝文说,畲药很多都是当地人自己的一些叫法,有的他能和传统中药材相对应,有的还是没法对上,不过大家都知道拿它治疗什么,怎么用。畲族民间对药物的命名,大多根据该药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采集季节、药物性味及功效命名,颇具民俗蕴意,如铁雨伞(暖地大叶藓)、铜丝草(大金发藓)、倒钩枪(酸果藤) 、半边旗(刺齿凤、尾蕨) 等。
叶汝文给我们展示的常用药材
叶汝文向我们说起他的一些案例和畲医开方治病的种种,举手投足间满是对畲医药的自信和自豪感。几乎和所有畲医一样,叶汝文的手艺来自祖传,也有一些独门秘方。因畲医的特殊性,很多畲医并无行医身份,他已在几十年前考取了乡村职业资格证。母亲及妻子的爷爷都懂草药,当年做着赤脚医生的他也开始跟着学畲药。
叶汝文的草药铺
一般畲医对无毒或毒性小的药材,在采集后不作特殊处理,直接用于病人,以获最佳疗效。“只是搬到城里后,条件限制了,所以现在店里的药材都是从熟悉的草药商那采购来的。”叶汝文说到这点,颇有些遗憾。
谈话中,看到店铺最里边靠近阁楼的墙上挂着六七面答谢的锦旗,叶汝文不好意思地笑笑——“都是患者家属送的。”我们问他最擅长治什么,他回答得干脆利索:“肝硬化、肝腹水。”
畲族人坚信“无毒不生病,生病必得毒”。人生活在自然中,必定会遭受外邪的侵袭而造成机体功能紊乱,阴阳失调。因此畲医认为肝病是由于外界的邪毒、湿浊入侵肝脏而引起,若病邪长期入侵肝脏,则演变为慢性肝病、肝硬化、肝腹水等,其发病机理即为毒邪、湿浊侵入人体,或郁伏化热致肝脉气血不通,久滞成瘀。
叶汝文说祖上传下来的治疗肝病的药物多具有解毒、清热、利湿、散瘀作用,性味多以阴药、辛苦为主,组方也以清热解毒、清热利湿、利水消肿、活血散瘀为功效进行立方遣药,很少用补虚药。他很自信地说:肝硬化只要还没转为癌症,基本都可以用畲医疗法治好,肝腹水也可以排解掉。
纵使畲医和中医有很多相通之处,但是用药上有所不同。“肝病是畲族地区最常见的病证,所以我们祖祖代代传下来的,治疗肝病方面积累了不少治疗经验。常用的治疗肝病的畲药譬如‘山里黄根’,中医上叫做‘栀子根’的,能清热、凉血、利湿、解毒,对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腹水都有奇效;又像‘岩柏’,别名‘卷柏’的,有利水消肿的作用,也可用于治慢性肝炎和肝硬化腹水。”从叶汝文口中,我们听到了许多之前不曾听说过的畲药:铜丝藤、黄鸡母、盐酸草、矮茶……都是他给肝病患者经常用到的药材,从外用到内服,又从干药材和鲜药的用量如何,又说到即使同一药物汤剂和酒剂的治疗效果见效时长的差距……谈得头头是道。
叶汝文说,开这间药铺基本可以养家,只是他的三个女儿都不愿接班。虽说二女儿之前已经考出了证书,可是觉得这一行太辛苦,自己在县城随便找份工作都比他赚得多,也就没了兴趣。他说:孩子们不愿学畲医,他也不能强求。只是有时想着或许过了他们这一辈,从事畲医的人定是骤减很多,有些心痛。
正如此前在《寻访浙江民间郎中》的前言中提到: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不少身怀绝技的民间郎中正在逐渐消亡。如果再不重视及采取传承举措,他们的秘方、绝活将成为美好的传说。
畲医畲药的未来趋势如何,亟待相关部门和学者来解答。而我们所有寻访工作的目的,除了了解身边的医药文化,更是希冀所有确有疗效的秘方和有一技之长的民间郎中们,可以继续不遗余力地服务于广大患者。唯有这样,才是病人之福,也是国人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