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前,在一轮皎洁的月光下,古人拿起《黄帝内经》读起来,读到会意处猛然点点头,露出满意的微笑。两千年后的今天,同样的月光,同样的《黄帝内经》,我却觉得晦涩难读,放下书后,轻轻叹一口气再没有拿起书的勇气了。前段时间偶然间发现了一本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徐文兵和梁冬先生编写的《黄帝内经说什么》后,囫囵吞枣地读了起来,结果发现原来我最熟悉的汉字,都是“认而不识”,并不知道其背后还蕴含的“能量”和“信息”。
《黄帝内经说什么》由《黄帝内经四气调神》、《黄帝内经上古天真》、《黄帝内经天年》、《黄帝内经异法方宜》、《黄帝内经金匮真言》四本书组成,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出版,收入了徐文兵与梁冬先生在国学堂节目期间的所用内容,通过轻松的对话,谈笑之间告诉您活得好,活得长,心想事成的智慧和方法。对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阐释了“健康”、“腠理 ”、“脂肪”、“膏肓”等几十个我们平时耳熟能详的汉字的起源、构成、含义以及在生活中的运用。
徐文兵
为什么徐老师对中国的汉字会有自己独特的心得和领悟,这还得从徐老师学习中医的经历讲起。
徐老师从小就和他母亲学习中医,高考填志愿的时候,他的志愿从第一批到第三批填的都是中医学,可谓从小就立志学中医。到了大学里更是大量阅读诗书,毕业后,赴美讲学。回国后,毅然辞去一切职务,开办中医厚朴学堂,专心治病,开堂授课。但是,临床工作多年后,徐老师有了自己的困惑,原来临床上中医的运用效果并没有古人描述的那样,是古人欺骗了我们,还是自己“技不如人”?潜心阅读《黄帝内经》后,徐老师发现原来自己最熟悉的汉字,却是“最陌生的人”。决心研究汉字后,徐老师的大脑仿佛被装上了一台“接收器”,能接受几千年前的“信息”。他在书中自己总结了学习中医之路,可以用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的三境界概括:“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我来说徐老师的立志、求学、以及最后的专一都是很值得我学习的。
纵观全书中国人错解汉字有以下几种。一,相近的词语搞错。如“皮”和“肤”,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说的皮肤指的只有皮的意思,而肤指的是皮下脂肪,古人形容一个女子说肤如凝脂,说得是她皮下的脂肪好像凝结在一起。记得以前我住在农村的时候,奶奶会用猪皮在锅上挪一下,然后,油就会顺势下来,我们家就用这个代替了菜油,用过的猪皮会变色,古人说女子皮肤好,更倾向于“肤”的意思,强调肤的颜色光泽。而现代人说这个人皮肤好,更多的是“皮”的意思,指的是纹理细密。
二,习惯用语中的着重点的不同。比如我们常说的“精神”两字,现代人表达的意思只有“神”的意思,实际上,古人认为精是精,神是神,二者密不可分。精是一种物质中最有营养、最精华的部分,而神是人的内在活动的外在表现。二者中,“精”是形而下,而“神”是形而上,他们之间沟通的桥梁是“气”,所以道家养生时有,“练精化气,练气化神”之说,故古人说的精神除了有外在的活动外,还有较强的生殖能力,道家把生殖之精化成神,已做到延年益寿。
三,认得字但不识字。记得小的时候上语文课时学到的一个成语叫病入膏肓,我们只是很肤浅地解释为病得很严重了,快死了,《左传?秦医缓和》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但是膏肓在哪里似乎无从知晓。中医腧穴中有个穴位叫“膏肓穴”,位于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此处为人心脏的位置,故徐老师认为膏肓是包裹心脏的那一层膜,中医叫它心包,心藏神,神为君主之官,而君主住在紫禁城,我的紫禁城就是心包,那就可以理解“病入膏肓”的含义了。
读完徐老师的《黄帝内经说什么》,我开始思考中医了,我发现其实中医的文化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经常说买东西,为什么不说买南北呢?在中医的五行中,东代表木,西代表金,南代表火,北代表水,买东西当然是要买有形的,而火水又怎么能买到呢!又比如我们平时走路都是喜欢先迈左脚,后迈右脚,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中医里有“左气右血”之说,气先行,血紧随其后,所以你先迈左脚也不足为奇啊!
当西医还没有在实验室里发现病毒微生物的时候,中医就已经领悟到“气”的内涵。中医最开始认识气,其实是从风开始体会的,大自然的风摸不着,看不到,但是它确确实实存在的,然后先人们对气的内涵进行不断引申。就在前几日我还体会到了什么是“气”,这得从我看的一场篮球赛说起,浙江广厦对阵江西汾酒的时候,场下座无虚席,当广厦队发起一场场猛烈的进攻时,场下所有的球迷疯狂地喊道:“进攻,进攻”,似乎那时候我的情绪也被瞬间点燃,加入到那股强大的气流中去,嘶声力竭地喊起来,这是气对我的影响,可以让我整个人热血沸腾。对场下的运动员的影响更不用说了,我似乎能够隐约感受到那股气流推动着运动员奋力一搏。再如中医的“五运六气”理论更是对气最好的诠释,2009年甲型H1N1肆掠全球的时候,中医已经预见了其流行趋势。根据中医五运六气来说,2009年为土运不及的一年加上二之气为少阳相火,土不及则易生湿,加上二之气的火,湿热的气候是病毒繁衍的优良土壤。中医及早的进行干预,使得甲型H1N1病毒并没有像2003年非典时候那样大面积流行起来。之后,甲型H1N1病毒进行了多次的变异,但没过多久就“偃旗息鼓”了,究其原因是土壤“气”不同了。
读完《黄帝内经说什么》后,我觉得现代人值得向古人借鉴。虽然,近几百年的人们运用自己的智能,制造出形形色色的器械,大大改善我们的生活。与此同时我们的慧能却在丢失,盲目的自我膨胀,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不懂得如何和大自然和谐相处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开始走进“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的怪圈中去,追求暂时的胜利给我们带来的愉悦,却不能浸润在皎洁的月光下,静下自己的一颗浮躁的心来,与古人进行一次心灵上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