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our Home

精诚勤和 护佑健康

人生也可分四时——读翟双庆主编的《内经选读》有感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门诊部 http://www.zjxhzy.com 2019-06-05 10:19 出处:《学会中医》第十三期 作者:胡章如编辑:@Jammly
《内经》往往把人体的阴阳,与天地的阴阳相联系。它把一天分四时,把一年分四时,把五脏应四时,笔者认为人生也可分四时。


《内经》往往把人体的阴阳,与天地的阴阳相联系。它把一天分四时,把一年分四时,把五脏应四时,笔者认为人生也可分四时。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如果我们把百岁分为四时,1-25岁应于春,26岁至50岁应于夏,51岁至75岁应于秋,76岁至100岁应于冬,可按春夏秋冬的规律来指导养生,就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1岁至25岁,人体从出生到长大成人,长身体,长知识,处于生长发育的时期。

  

春天里,春暖花开,万物抽青,生机盎然,人见之有一种心情愉悦的感觉。小孩的成长,一天一个样,一年一个样,给人们带来希望,收获快乐,这个时期成长如何,对人生一辈子影响极大。

 

自然界植物的生长与土地,气候,水分,阳光关系密切,那么我们人的生长也与社会环境,经济条件,家庭状况,教育水平息息相关。在旧社会里,由于经济拮据,医疗条件落后,有些小孩一出生就患了“七天风”,(即破伤风),活不了七天就走了。麻疹是很多人跨不过的坎,得了麻疹,一些小孩就会殒命,所以能看“麻”的老中医就是好医生了,我们一位邻居,她生了九个孩子,到头来一个都未留住。而如今呢,新社会,把“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落实到家家户户。小孩子刚出生就打预防针,生一个,养一个,很少见到夭折的,个个养得白白胖胖的。

 

现在的小孩特别聪明,像我的外孙女才21个月,她自个几次拨通了奶奶手机上的视频,与远在几百里外的外婆聊起了天,奶奶发现了还觉得不可思议。

 

不过,当下条件好、小孩少的情况下不再像以前放养了,而是圈养了,也出现了弊端。胖小子太多,有一次电视上放出来,一个五岁的小女孩80多斤重,在幼儿园里滑滑梯,身子都钻不进去,代谢综合征成了年轻人的新病。最近杭州市疾控中心对800多所学校,70多万个学生体检数据进行了分析,杭州市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为7.8%低于全省9%平均水平,肥胖率为8.8%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超重率达11.9%与全省水平相当。究其原因有三,一是不良饮食习惯,二是不合理饮食结构,三是运动少。

 

这个时期,除了长身体,更得长知识,旧社会,老百姓连吃的都没有,哪里还谈得上读书,像我的父亲哭着闹着才争取到了上学机会,但家中实在生活不下去,只读了一年半书,不得不放弃学业替人家放牛,当小长工去了。而如今呢,高中已基本普及,大部分人都有上大学的机会,我女儿、儿媳都是博士生。知识层次高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都大幅度提升。

 

生活条件的改变,新一代年轻人的生长发育比上一代人优越得多,有资料表明,在改革开放以前,日本年轻人的身高平均比中国人高10cm,而如今,中国年轻人的身高已赶了上来,并且已超过了日本人。

 

然而在生活条件好了,受教育水平高了的大环境下,人体的养生却出了问题。你看看,大学校园里,有几个学子不带眼镜的?旧社会形容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可能是今天大学生的写照吧!在文化大革命前,清华大学提出“健康为党工作50年”的口号,在我们中学生中,也是响应者众多。只有健康的体魄,才能承担起振兴中华的重任,“少年强,中华强,”光有知识是大大不够的。只有把祖国花朵培养成身体好,思想好,有知识的新一代,祖国才有希望。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26岁到50岁是一生奋斗的关键时期。身体长成了,知识也有了,正象是夏天的田野,一片茂盛,欣欣向荣,而我们的人生呢,这个时候开始创业,任重而道远。人们必须发奋努力,“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为了创业,饭可以少吃,觉可以少睡,兢兢业业,方能使“万物华实”,这时,人们开始成家,生小孩子,到了上有老,下有少时期,逐渐成为家庭的主心骨,“春夏养阳”么,你要把浑身解数都使出来,把它该暴露的都暴露出来,多一分耕耘则多一份收获,没有奋斗,天上是不会掉下馅饼的,家庭也好,事业也好,都需要你的极大付出,“人生能有几回搏,不搏也要搏”,就是这一时期的写照。

 

然而在这一时期,从养生的角度,我们要呼吁年轻人,千万不要像先辈那样,用身体去换取收获,而应当健康与事业两不误,温州年轻老板王均瑶的教训是值得我们每个创业者所吸取的。38岁的王均瑶拥有了38亿资产,连飞机他都拥有,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个企业家,然而,他却倒在了肠癌的袭击下。肠癌如果早期发现是一个很简单的毛病,县级医院都可解决问题,像他这么富有的老板,医疗条件当然是最优越的,但他没有利用,一心扑在工作上,38岁的他被夺走了年轻的生命。正如《内经》所云,“逆之则伤心,秋为阂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真是太可惜了。所以年轻人一定要注意身体。有的人和我们交谈时,说“不是我们不愿养生,而是没有时间”,我认为年轻人任务重,工作忙是事实,但是我们应当忙中偷闲,为了创更多的业,要抽出一点时间保护自己的身体。我在大学同学会上的发言中指出“只有医生的健康才能为病人带来更多的健康”,我们身体健康才能为国家作更多的贡献,不要光着眼当前,更应着眼长远,统筹兼顾,一定要把健康放在首位。

 

何况时间是像海绵里的水,挤挤就有的。我对一个婴儿的妈妈说,你不能拿出大块的时间到外面去锻练,但是当你站在摇篮旁边照顾孩子的时候,伸伸手弯弯腰做做保健操,总可以吧,她接受了。时间确实是靠挤的,对这个年龄段的朋友们,更需多“挤”。挤时间锻练,挤时间体检,为创业保驾护航。

 

 

“秋三月,此谓容平。”这个时候,阴气已上,万物之容,至此平定,故气象谓之“容平”,人生中51岁到75岁,以应秋时。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有没有作为,一般五十岁左右已基本定局。这个年龄段,正象秋天,已到了收获季节,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基本上在这个年龄开始掌权。对一般老百姓来说,这个时期事业上功成名就,办厂经商者,已闯出了一爿天下;当官的,多少有了一官半职,上不去的也就差不多了;知识分子中,专家、学者的头衔,也已成了你的桂冠。

  

六十岁之前属于初秋,以“收获”为主;六十岁之后,就应以“收敛”为主了。深秋来了,天气凉了,秋风扫落叶。我们人呢?退休了你想退而不休,还有追求,那是好的,但活动量已不宜过大了,要注意顾护自己的阳气。事业上的收缩有利于身体上的保养,跳跳广场舞,爬爬低矮的小山,约几个伙伴择机择地去旅游,高高兴兴,安排好退休生活。

 

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到了七十岁以后,毛病就会渐渐的向你袭来,高血压、冠心病、中风,威胁着你的生命,我们要注意安排时间体检、未病先防,有病早治,不要老是把自己与年轻时相比。

 

我有一个朋友,年轻时常与我一起到山里挑柴,几十里路翻山越岭,挑回一百多斤柴,根本不在话下。前年,他快七十岁了,有一天早上去爬山,与年轻人比速度,认为这么一点山有什么了不起啊!很遗憾,到了山顶他突然昏倒,幸亏后面站着一个人,把他接住,才没有摔成脑震荡。时过境迁,今非昔比,到了深秋,夜晚已经寒冷,我们该收缩时就要收缩,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迎来美好的明天。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阳光。”76岁之后,人体进入了老年,就像一年四季进入了冬天,水结冰了,地冻裂了,人们必须闭藏起来,把自己的阳气保护好,不让它损失掉,早卧晚起,好好休息,等待太阳升起来了才去活动。人老了就更应顾护身上的阳气,才能使自己长寿,不能再像年轻时候那样用力,那样拼命了。爬山跑步等剧烈运动最好让给年轻人了,换之以打太极,做做保健操,散散步,以慢动作为主。

 

“必待阳光”就是要等太阳照上床头,你再外出比较好,当然很多老年人,早上很早就醒了,睡不住了,这时候最好在户内运动,或听听音乐,悠闲悠闲,到天亮再外出。

 

老年人最好也有点事情做做,不要整天就窝在家里,也应有所追求。如去老年大学一二个半天,学学写字、太极,有追求比没有追求好,有益于身心健康。我的表姐夫今年95岁,他还常常下地干活,很多人都叫他不要去了,我却不这样认识,他下地种点菜,看到小菜不断长大,可以给他带来欢乐,有收获了,他心里就有成就感,这是一种精神享受,就是不要劳累过度,不要把劳动作为一种任务,应当作为一种享受,他心情好就会身体好。去年挖番薯的时候,挖满了两簸箕,儿媳要帮他挑,他说自己来,很轻松地挑回了家。

 

《内经》又告诉我们:冬天里要“使志若伏若匿”。老年人最好少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好好的把自己隐藏起来。出外旅游也以近距离短时间为主。我有一个老年朋友,今年春节去了印尼巴厘岛旅游,回来后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很后悔不应去。我想,当时我们这里是冬天,阳气都藏着,而到了巴厘岛那里是夏天,阳气都暴露了,破环了冬藏,所以身体不平衡了。而我的一个伯父,他今年90岁,是杭州名老中医,现在还每周六个半天门诊。今年我去拜年时,问他为什么不回永康老家过年,他告诉我,老年人是少动为好,我细想起来,也是遵循内经之教导,使自己“若伏若匿”吧。这是多么高明的养藏之道矣!

 

综上所述,《内经》的四时养生理论,完全适用于一生的四时,我们应认真去琢磨,细细去品赏,指导不同年龄段的养生。为我们贻养天年、度百岁做些借鉴。

 

注:本文在浙江省中医药学会“悦读中医”评选活动中,荣获“悦读中医好感悟”优胜奖。

 

声明: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jammly@qq.com)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