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our Home

精诚勤和 护佑健康

大医知何处,相与济苍生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门诊部 http://www.zjxhzy.com 2019-06-12 13:42 出处:《学会中医》第十八期 作者:朱寅编辑:@Jammly
湖州乃吴越故地,然而始建湖州城的,却是一个楚国人。 公元前248年(楚考烈王十五年),吴、越故地经过多年兼并战争,早已被纳入楚国版图。这一年,楚国令尹(相国)春申君黄歇的封地被改到江东。

 

湖州乃吴越故地,然而始建湖州城的,却是一个楚国人。

 

公元前248年(楚考烈王十五年),吴、越故地经过多年兼并战争,早已被纳入楚国版图。这一年,楚国令尹(相国)春申君黄歇的封地被改到江东。为了更好地统治太湖南岸重地,防止越族残余作乱,黄歇在吴国废弃的军事城堡上建菰城,从此湖州正式建置。菰城遗址就在今天道场乡云巢村,也是目前浙江省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先秦古城址。秦代改菰城为乌程县,三国改吴兴郡,隋仁寿二年(602年)置州治,因为滨临太湖而得名湖州。

 

湖州地处天目余脉,境内山川丰茂,草木华滋。陶弘景《本草经注》就记载“龙胆、前胡出吴兴为胜”。在湖州医药史上,玫瑰花、百合、藕节、莲须、白术、僵蚕、白扁豆、莱菔子、杭白菊都是本地著名的中药材。

 

丰富的本草类药物为湖州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湖州历代见诸记载的名医及名医世家,有名可循的就有180人之多。

 

姚僧垣——中国第一个“大夫”

 

我们对医生的称谓有很多,其中以大夫最为普遍。“大夫”本是一个官职的名称,古代曾用作医官系列的最高职位,所以用其称呼医生,有表敬重之意。

 

《集验方》

 

一般认为北宋时开始将医生称之为“大夫”。其实在南北朝时,就已经出现了一位大夫——姚僧垣,他曾被授予“太医下大夫”之职,故后人称其为“姚大夫”,其著作《集验方》也被称为《姚大夫集验方》。

 

姚僧垣(499—583),字法卫,吴兴武康(今湖州德清)人。他出身于一个通晓儒家经术、注重文史,同时精于医术的仕宦家族。姚僧垣一生经历了齐、梁、北周、隋4个朝代,9位皇帝,先后担任过22个官职。

 

虽然遭遇乱世,历经多个政权的更迭,但姚僧垣在仕途上总体比较顺利,官位越来越高,地位也日益显贵,被加爵至长寿县公、北绛郡公,所以又被称为“姚公”。《周书》《北史》中均有其传记。有趣的是,史书对他的政绩并无相关记载,但对其临证施治的病案和精湛的医术却多有介绍,称其“诊候精审,名冠于一代”“医术高妙,为当时所推”“诸蕃外域,咸请托之”。

 

梁武帝因发烧打算服用大黄泻热。姚僧垣劝告说:“大黄乃是快药,然至尊年高,不宜轻用。”武帝并未听劝,还是服用了大黄,遂致病情危重。

 

梁武帝之子梁元帝患有胸腹胀满的宿疾,召集众医生讨论诊治之法。众医认为皇上至尊至贵,不可轻率用药,宜选用性味平和的药物。姚氏则劝告元帝:“脉洪而实,此有宿食。非用大黄,必无差理”。梁元帝听从了姚氏的建议,服完大黄汤之后,果然积食排出,疾病痊愈。

 

同样是药材大黄,患者同样是尊贵的天子,姚僧垣通过辨证而作出了截然相反但准确的判断。

 

入仕北周后,姚僧垣因医术高妙,声名更著。建德四年(575),北周武帝宇文邕御驾东征,部队行至河阴时,宇文邕患上一种怪病,不能说话,眼睑下垂遮住了眼睛,看不见东西。一条腿也有点短缩,不能行走。姚僧垣诊察后认为,体内诸脏皆有损伤,不可以一齐并治。行军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发布军令,于是姚僧垣先治口,使武帝很快便可以开口讲话。然后治眼睛,最后治腿,逐渐好转。现在看来,周武帝所患怪病有可能是中风。遗憾的是这次病例没有留下药方,也不见于《集验方》。

 

姚僧垣晚年采掇诸家,结合自己的临床诊疗经验,编纂了《集验方》十二卷,亦称《姚大夫集验方》或《姚公集验》,多为简要易得、疗效可靠的经验方,流传极广,是古代最重要的方书之一。原书虽已散佚,但是在陶弘景的《补阙肘后百一方》,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王焘的《外台秘要方》,唐慎微《经史备用本草》等著作中,均有线索可寻。

 

朱肱——“大有功于张仲景者,《活人书》为第一”

 

如今,大多数杭州人都不知道,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阐述酿酒工艺的专著,就是一个湖州人在西湖边写的。

 

朱肱(1050—1125),字翼中,号无求子,晚年更号大隐翁,北宋末年归安(今湖州)人。父亲、兄长、本人都是进士,堪称儒门世家。

 

《北山酒经》明抄本

《北山酒经》明抄本

 

朱肱直言上谏得罪权臣,罢官后隐居杭州西湖北山大隐坊,酿酒著书《北山酒经》。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为总论,论酒的发展历史;中卷论制曲;下卷记造酒。因为朱肱精于医术,《酒经》还记录了不少药酒配方。

 

朱肱隐居生活的大部分时间花在了究心医学、精研《伤寒论》上。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首次订定辨证论治的规范,但后人并没有进行系统研究,朱肱在潜心研读《伤寒》后,提问析疑,“考古验今,首尾二十一年”,最终著成《无求子伤寒百问》,后来修补增为二十卷,更名为《南阳活人书》,活人就是治病救人的意思。

 

全书以一问一答为体裁,罗列有关伤寒问题百则。他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用“经络说”解释六经方证发生与演变的机理;主张脉证合参辨别病证表里虚实阴阳的性质;重视病证的鉴别诊断,熟悉到辨病与辨证相辅相成,并开创了以方类证,以证论方的先河;指出遣方用药须方证相合,将药合病,灵活加减;不可执方疗病;大量补充了仲景方药等。

 

朱肱著《南阳活人书》

朱肱著《南阳活人书》

 

《活人书》在宋代已经名扬天下,达到“至知有活人书,而不知有长沙(张仲景)之书也”的程度。清代医学家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中评曰:“宋人之书,能发明《伤寒论》,使人有所执持而易晓,大有功于仲景者,《活人书》为第一。”

 

胡璞——人痘法治疗天花的先驱

 

曾几何时,天花肆虐全球,整个18世纪,仅欧洲死于天花的人数在1.5亿以上。侥幸生存下来的病人,脸上往往留下永久性疤痕,俗称“麻脸”。值得庆幸的是,今天的年轻人只能从小说和电视剧中来感受天花的可怕。因为,1980年第33次世界卫生大会正式宣布:全世界已经消灭了天花。

 

我国古代医书中称天花为“豆疮”“天行斑疮”“登痘疮”和“疱疮”。从历史上看,唐宋以后,天花患者在中国逐渐增多,明代以后流行范围更广,清朝顺治皇帝甚至感染天花而死。

 

为了战胜这种致命的疾病,古代中医发明了人工接种种痘法,成为世界免疫学的先驱。

 

“人痘法”是中国人发明的,史书早有定论。然而发明于何时,具体是何人,则一直是一桩历史悬案。有人说唐代,也有人说是宋代,但有详实确切史料记载的,当在16世纪中叶。著名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用很大篇幅记述了中国人工种痘法的起源、发展和技术细节,其中还提到了一个人的名字:南方有个胡美中(胡璞),在1712年失踪之前,已经为很多人施行了接种之术(参见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六卷《生物学及相关技术》第六分册《医学》)。

 

清同治《湖州府志》卷十八“人物传”写道:“胡美中,名璞,以字行,诸生,崇祯后佯狂弃家,而精于医……时无种痘法,美中托名峨眉山人创为之,后遂传播。”据传雍正初年,尚有人在金陵(今南京)见过胡璞。

 

在其他的学术著作中,也有类似记载。长兴名医朱惠民,也是人痘法的推广者,他历时十年著成《痘疹传心录》十六卷(亦有十四卷本)。此书详论“儿科四大症”(痧、痘、惊、疳)的诊治,并附有精美插图,是一本图文并茂的儿科学专著。书中就明确记录是湖州胡璞首创“采痂种痘法”。

 

人痘接种法

人痘接种法

 

人工种痘一般有两种方式,旱苗法和水苗法。旱苗法就是把天花患者的痘痂取下磨成细末,加冰片、樟脑吹入种痘者鼻中;水苗法则是把患者痘痂用人奶或水稀释,植入种痘者鼻中。被种痘者会轻微染上天花症状,然后出天花,再通过精心护理,安全度过天花期,从而对天花终身免疫。

 

清代外科喷药用具

清代外科喷药用具

 

在种痘术发明之初,民间秘不外传,因此流传不广,直到被康熙帝发现后,大力提倡并逐步推广,种痘术从此广为流行,活人千万计。

 

清代外科手术刀

清代外科手术刀

 

此后在实践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若改用经过接种多次的痘痂作疫苗,要安全得多。如清代朱奕梁在他的《种痘心法》中说:“其苗传种愈久,则药力之提拔愈清,人工之选炼愈熟,火毒汰尽,精气浊存,所以万全而无害也。”这种对人痘苗的选育方法,完全符合现代制备疫苗的科学原理。

 

我国发明人痘接种法之后,很快就传播到世界各地。1796年英国人琴纳发明牛痘接种法,因其更加安全,逐渐取代了人痘接种法。经过中外医家数百年的共同努力,天花得到了控制。1981年,中国全面停止接种牛痘。

 

湖州中医人为这一天的到来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悠悠药香,世纪传承

 

明清时期,湖州文脉昌盛,很多立志“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的文人投身到医学的队伍。他们大多重视中医经典,重视学术研究和传承,在中医教育、医史、科研、临床诸方面贡献巨大,形成了浙派中医最有代表性的医学流派分支之一——医经学派。

 

俞樾

俞樾

 

俞樾便是医经学派的杰出代表之一。俞樾(1821—1907),字荫甫,号曲园,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出生德清望族的他是道光年间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精经史诸子百家之学,文名誉大江南北,为一代国学大师,吴昌硕、吴大澂、陆润痒、章太炎、徐花农等都为其门下弟子。

 

俞樾是湖州读书人“由儒通医”的典型。1850年,俞樾著《读书馀录》,后更名为《内经辨言》,此书有“考据精详,引证确切”的美誉。在这本书中,俞樾运用文字考证、训诂学等方法校正古本典籍,旁引诸子百家之说,论点详实。他反对随文衍义,更不人云亦云,敢质疑于古人,颇有析见。俞樾晚年曾讲学于杭州,对《内经》文字有精详的考证。他的《内经辨言》是研究《素问》不可缺少的参考资料。

 

湖州的地理环境也使这里的中医有了自己的地方特色。《内经》云“膏梁之体,足生大丁”,湖州历来是鱼米之乡,嗜食肥甘,喜爱鱼蟹、羊肉之类的食物;且地处太湖南岸,多水多湿气,一到梅雨季节气温升高,传染病容易滋生。因此湖州疔疮、疡症患者特别多,患处流脓出水,奇痒难忍,痛苦不堪。相应的,这里从事外科的“疡医”颇多,较著名、且有特色的应数潘氏、俞氏、张氏,号称浙北疡科三大家。

 

俞氏外科,始于明代崇祯年间,世居德清下高桥。相传俞氏乐善好施,曾得一道长传授炼丹之术,传承七代至俞燧田(1855—1931),他擅用消、散、箍、托治“痈疽”,声名远播湖州、杭州、安徽等地,里人俗语呼“下高桥外科”。后又传子俞海门,也善于“炼丹”。

 

张氏外科,世居桐乡晏城(古属湖州),始于清代乾隆年间,家传六代至张辉,以善治“疔疮”“瘭疽”而闻名,后举家迁至秀水(今嘉兴市)。

 

潘氏外科,源于德清曲溪湾,乾隆年间创基立业,特别重视外用药品的炮制,以薄贴和散剂应用见长;且钻研内科,擅治热病。后人禀承家学,传承12代,有入室外弟子数百人等。潘氏还编撰了《分经药性赋》《外科汤头》《疡科歌诀》《医学集成》等用以启蒙的外科入门读物。

 

湖州医家著作

湖州医家著作

 

解放后,潘氏外科传人潘春林出任湖州市中医院首任院长,与吴士彦、朱承汉、杨詠仙并称“四大名医”。上世纪60年代初,潘春林、杨詠仙、潘澜江等湖州外科名老中医,各自献出外科外用药经验方,制成散剂、软膏、硬膏等72种外用药,广泛用于临床。如紫草油膏治疗烫伤、溃疡等疗效显著;青云散被收入《浙江省医院制剂规范》;疔疽软膏在1990年中国中医药博览会中获“神农杯”优胜奖。

 

湖州出好药,多名医,自然也少不了老字号。据记载,元明清三代湖州府和所属各县都有药局,施医给药。明代名医卢明铨曾出资购地设施药局,名“天医院”,每逢疫病流行或夏令暑月,常有医者施诊给药,被传为佳话。据统计,1947年湖州城区有中药店39家,菱湖镇11家,南浔镇12家,双林镇7家,练市镇30家。沈天成、慕韩斋、贝文一、庞滋德等百年老号各有所长,扎根湖州,服务大众健康。

 

沈天成堂

 

本刊老读者想必对慕韩斋不会陌生,《学会中医》第十五期曾详细介绍过这家鸣鹤人创办的老字号,而与慕韩斋齐名的沈天成堂也和宁波鸣鹤镇有着重要联系。沈天成堂最初名为大成堂中药号,立于清光绪年间(1877年),“大成”取药王孙思邈“大医精诚”之意,原址南街潮音桥境,坐东朝西,二开店面二层楼,石库墙门。后因经营欠佳,于民国二十年(1931)被该店职工沈容卿接手经营。沈容卿出生鸣鹤中药世家,接手大成堂后,沈容卿将其改名“天成堂”:在“大”字上加一横,一方面以示区别,二来又表示本店是在大成堂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因店主姓沈,故又叫沈天成堂。

 

沈容卿经营有方,对饮片加工质量严格把关,精益求精,使业务取得稳步发展。后来,沈容卿又在当时湖州最有影响力的《湖州报》上刊登“精选道地药材,秘制丸散膏丹”的广告,名声一时大噪。其开发的治疗疮疖的红黑药膏在整个湖州地区都非常有名,很多病患慕名前来求治。

 

湿翠湖山收晚烟,月华如练水如天。太湖与天目山成就了湖州的山灵水秀,也铸就了湖州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声明: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jammly@qq.com)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