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所以说,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治未病”,即在疾病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就把隐患除掉。
中医学作为以人体健康为中心的生命科学,其研究和服务的对象不仅包括患者,还包括健康和亚健康人群。以“治未病”为核心的中医药养生理念和方法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健康文化。
随着经济水平的极大提高,以及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再度焕发生机,中医养生成为热点话题。
但是,由于正确的中医养生保健知识未得到全面普及,一些谬论流传甚广,时常误导民众,甚至危害大众健康。正因为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从事中医科普工作,有好的范本很重要。为了提高公民的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普及正确的养生理念和知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卫计委于2014年6月5日发布了《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以下简称素养)。这是我国首个针对普通民众的养生科普官方指南,为公众提供了权威、实用的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方法,同时为普及中医药文化提供了很好的范本。《素养》共计42条,以顺应自然、阴阳平衡、因人而异为理念,围绕中医养生的四大基石——情志、起居、饮食、运动,分为基本理念和知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常用养生保健知识、简易养生保健方法四个部分,它强调全面保养、调理,从青少年做起,持之以恒,对中医养生理念阐述明晰,对什么是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及常用养生保健内容告知明确,对中医养生保健基本知识说的简单明白;对匡正中医养生保健误区,有较强的权威性。
今年正是《素养》颁布6周年之际,我们深感中医科普之路任重道远,特别策划了一期《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的解读,希望读者们能在中医学理论的科学指导下,采取正确的预防、康复手段,增进人体健康,提高生命质量,从而达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