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our Home

精诚勤和 护佑健康

楼塔: 一座仙山、一代名医、一本著作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门诊部 http://www.zjxhzy.com 2022-10-25 15:38 出处:浙江省中医药学会 作者:王晓鸣编辑:@Jammly
苔涧春泉满,萝轩夜月闲。能令许玄度,吟卧不知还。—唐·孟浩然《宿立公房》  孟浩然诗中所提到的“许玄度”是东晋名士许询,是萧山历史上一位传奇人物。他出身世家,再三推辞朝廷的征召,在一古镇的百药

苔涧春泉满,萝轩夜月闲。


能令许玄度,吟卧不知还。


唐·孟浩然《宿立公房》

  

孟浩然诗中所提到的“许玄度”是东晋名士许询,是萧山历史上一位传奇人物。他出身世家,再三推辞朝廷的征召,在一古镇的百药山隐居、修炼,传说后来羽化成仙,后人将许询称作“仙人”,此古镇被命名为“仙岩”。后因古镇以楼姓为主,仙岩也就更名为楼塔。

 

楼塔位于杭州市萧山区最南端,是龙门山支脉与会稽山余脉围成的山丘地区,是萧山、富阳、诸暨、浦江出入往来杭沪之要道。明万历《仙岩记》称“冠萧山之雄镇,首越州之揽胜也。”古时,楼塔重要的区域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一处繁茂的商贸重镇。

    

我们到楼塔的第一站就是登上百药山,远眺山脉叠嶂拥抱着千年古镇,俯瞰山下错落有致的民居,楼塔溪蜿蜒东去,高速路穿山而过。这就是许询“吟卧不知还”的地方。

 

百药山:一座仙山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百药山就是这么一座灵秀之山,它的来源据说与铁拐李有关。

 

相传古时候,有天一位樵夫来百药山砍柴,因为天气炎热,便走到水潭边饮水解渴。谁知水中含有毒蛇喷的毒汁,不一会儿,樵夫腹痛起来。但只见樵夫不慌不忙地在山坡上拔了些七叶一枝花,塞进嘴中,咬嚼后咽下,缓解了病情。八仙之首的铁拐李恰巧路过,见此觉得不可思议。樵夫说,此地的老百姓都能用草药治病和解毒。铁拐李听后,非常感慨,遂解下身上的药葫芦,将仙药倾倒在山上。从此这座山长满了草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由此,此山得名“百药山”。正所谓“人间自有灵丹药,不劳神仙下凡来”。

 

古时楼塔虽交通不便,但因许询曾经隐居过,吸引了很多文人慕名前来。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在南下探亲之际,专程到仙岩楼塔,赋诗:“崔嵬怪石立溪滨,曾隐征君下钓纶。东有祠堂西有寺,清风岩下百花春。”这首诗还成了楼塔历史文化古镇的广告词。

 

随着全域美丽建设的深入推进,百药山的道路已通车,游步道逶迤八公里,串联起亭、阁、廊和一些景观平台,把百药山的森林、奇石、树林和文化有机融合,是人们养生健身、登高赏景、识药采药的好去处,越来越多的游山人来到“仙山”,成了萧山热门旅游景点。

 

楼英:神仙太公

 

百药山之所以称为“仙山”,还离不了一位名人“德尚儒而术近仙”的明代大医家楼英,人称“神仙太公”。

 

周明道先生根据《仙岩楼氏宗谱》《萧山县志》《仙岩慢录》等书,整理成楼英年表,使楼英的从医脉络大致清晰起来。

 

楼英,字全善,一名爽,楼塔人,生于1332年,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他自幼聪颖过人,四岁识字,七岁授读《内经》等书。十三岁那年,楼英母亲生病,经名医戴原礼医治而愈,楼英从此萌发了行医济世的念头。后师从戴原礼,尽得其学。二十四岁时,他就显示出高超的医术,声誉日增。三十一岁,楼英设馆授徒,收集资料,开始编撰《医学纲目》。明洪武十年(1377),明太祖朱元璋患病召见,楼英“入京调治”。朱元璋病愈后,留他在太医院任职。楼英以年老多病为由上表谢辞,朝廷同意“以老赐归”。洪武二十九年(1397),书成《医学纲目》40卷。楼英于明建文三年(1401)一月十九日卒。

 

从楼英生平记略中可以看出,楼英自幼习儒而学医,虚心请教师友,勤于临床看诊,医术精进,名声大噪。他僻居乡野而声闻朝廷,但终身不仕,潜心著书以传世。他提出“惠天下”理念,无私传播医学心得,著成《医学纲目》,为后代敬仰,为百姓称颂。

 

《医学纲目》成书前后历时35年,集明代以前医学典籍精华之大成,全书约120余万字,包括总论、脏腑疾病、伤寒、妇人、小儿、运气等,记载病证治法、方药。“楼英编著《医学纲目》,挈其宏纲,撷其要旨,类编集注,间附己意,其成书之艰难曲折,堪比《本草纲目》。如果说《本草纲目》是药学之大成,《医学纲目》称为医学之圭臬也不为过。两部纲目,龙光宝气,是两位名医大家焚膏继晷、宵衣旰食而写就的鸿篇巨著。”浙江省名中医研究院院长肖鲁伟如是评价。

 

楼英文化:“惠天下”

 

楼英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为民造福甚多,在楼塔留下许多传说故事,他的事迹一直在楼台广为传颂。“惠天下”作为他行医济世的核心理念,如今已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

 

在每年的三月十五和十一月十九以及楼英的生辰、卒期,楼塔一带老百姓自发从各地聚集在楼英墓和楼塔下祠堂祭祀楼英。“楼英祭”就此流传下来,成为当地重要的民俗盛典。2015年,“楼英祭”被列入萧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来楼塔时正值清明,因此下了百药山,我们便来到了楼英陵园。楼英陵园位于楼塔乌珠荡山脚,是杭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楼英墓坐西朝东,墓基呈半椭圆形,为石砌,碑前置一石祭台。在楼英墓前,敬献鲜花,缅怀一代名医德医双馨的光辉业绩,弘扬他“惠天下”的高尚精神。

 

沿着清澈的洲口溪一路向南,就来到了楼英村。上千年的历史沉淀,楼英村有成片的古建筑,街巷纵横交错,马头墙比比皆是,弄堂由鹅卵石铺成,还有几个祠堂点缀在古村落中。

  

/upload/localpc/tipoc/220221027150326.jpg

楼英纪念堂

  

在楼英祠堂内的楼英纪念堂,悬挂着一张神态慈祥、手执医籍的楼英画像,供后人瞻仰。画像两旁挂着师友戴原礼当年赠送楼英的一副对联:“闭户著书多岁月,挥毫落纸似云烟”是对楼英数十年闭门潜心著书,守得住寂寞的真实写照。

 

据说,当年楼英辞官返乡时,经常与楼塔的一批善音律的文人贤士,吹弹各种乐器,演奏各种宫廷曲目,由此诞生了经久不衰的细十番民乐,为楼塔打造了一张国家级“非遗”金名片。悠悠细十番古韵,奏唱数百年,让我们穿越时光,品味当年的宫廷乐曲。此时此刻,细十番不仅仅是音乐,更是延续至今的历史印记,将楼英文化推向更高层次。

 

为纪念楼塔人心目中的“神仙太公”,传承和弘扬这位杰出医学家的医德医道,楼塔镇人民政府于2019年建成楼英纪念馆,它将与流传数百年的楼英祠堂、楼英陵园、“楼英祭”以及楼塔细十番一起,成为“楼英文化”的宝贵遗产。

 

声明: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jammly@qq.com)删除,谢谢!